2024年爱思唯尔发布的“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情况,包括上榜总人数、覆盖范围,重点提及深圳多所高校、机构和公司的上榜人数,还阐述了榜单的统计来源、意义以及入选学者的学科分布等内容。
在3月25日这一天,全球知名的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Elsevier)正式对外发布了2024“中国高被引学者” (Highly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此次榜单公布,共有6388位学者成功上榜,他们来自全国547所高校、企业以及科研机构。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上榜学者覆盖了10个教育部学科领域中的83门一级学科,可谓是涉及范围广泛。其中,深圳地区表现突出,多所高校、机构和公司中有超过160人登上了这份榜单。
“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的统计来源十分可靠,是以爱思唯尔的引文与索引数据库Scopus为基础,并且采用了上海软科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开发的科学方法。该榜单不仅仅是衡量机构学术影响力的一个关键标尺,爱思唯尔还致力于通过这份榜单深度整合中国科研人才的分布情况以及机构的学科优势。它能够精准地映射出高校及科研机构在关键技术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为学科建设与人才战略提供基于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同时还能揭示高质量研究的选题方向与方法论创新,对推动中国科研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记者经过详细观察发现,在这份榜单中,深圳的各所高校、机构和公司表现亮眼。南方科技大学有68人上榜,展现了其强大的科研实力和学术底蕴;深圳大学也不甘示弱,有42人上榜;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有26人上榜;深圳理工大学有9人上榜;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和深圳技术大学均有3人上榜;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有2人上榜。此外,深圳计算科学研究院、深圳市神经科学研究院、深圳湾实验室、深圳湾实验室神经疾病研究所、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医学科学院、熵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希玛林顺潮眼科医院、深圳烯材科技有限公司等机构和公司也都有1人上榜。
据悉,入选这份榜单的学者分布在83个不同的学科中。其中,化学学科的高被引学者数量最多,达到了501位;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临床医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理学等学科的高被引学者数量也均超过了200位。
爱思唯尔的“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是基于Scopus学者档案呈现的,采用了多种指标,能够系统性地展现中国学者在学科领域内的科研贡献与创新价值。它依托学者长期学术成果的引文数据沉淀,通过可视化的科研影响力分析,帮助学者在细分领域内构建独特的学术标识,提升其研究成果在学术界及产业界的认可度,为学术声誉的全球化传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基于全球权威的科研数据网络与持续的技术创新,爱思唯尔从科研创新、人才引育、学科建设、科研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维度,系统性地赋能中国科学共同体的创新发展。
本文介绍了2024年爱思唯尔发布的“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包括上榜总人数、覆盖学科范围,深圳多所高校及机构的上榜情况,榜单的统计来源、意义,入选学者的学科分布等。该榜单能反映科研实力,助力学科建设和人才战略,推动中国科研事业的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Isaia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5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