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津入学政策大升级,随迁子女畅享优质教育,新津教育新政:为随迁子女开启入学便利之门

本文聚焦新津区随迁子女入学政策的升级变化,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政策升级后为随迁家庭带来的便利和积极影响,体现了新津区在保障教育公平方面的努力和成果。

在4月1日上午9时,来自达州市的邓先生怀着期待走进了新津区教育局,他此行的目的是为孩子办理随迁子女入学相关事项。邓先生的资料并不齐全,按照以往的惯例,他并不符合随迁子女入学的条件。然而,今天新津区的随迁子女政策有了全新的升级,实现了“零门槛、随时办、及时读”的目标。在现场,新津区教育局的工作人员为他成功办理了入学登记,并告知他7月份会有一所公办学校通知孩子到校报名。邓先生成为了新政之后成功办理入学的“第一人”。

这一场景的出现,正是新津区持续优化随迁子女政策所带来的新变化。在这里,不断升级的教育惠民服务为随迁子女提供了公平且有质量的教育保障,也为那些“流动家庭”托起了稳稳的幸福。

“随时办”“零门槛”,让入公办校“触手可及”。在新津区第三小学的校园内,三年级(2)班的张湘垚小朋友正认真地奋笔疾书,专注地记录着老师所讲的知识。她的老家在眉山市彭山区青龙镇,而她的父母在新津从事房产中介工作已经有六年多的时间了。

家乡与新津的距离并不远,青龙镇是新津区与彭山区的交界地。吸引他们来到新津的,除了工作机会之外,还有这里优质的教育资源。张湘垚的母亲周燕霞回忆道:“娃娃幼儿园是在镇上读的,升小学的时候,我们还是想让她到成都来学习。”当时,她曾为入学政策发愁,“我们在新津租的房子,没有买房,当时担心读不到这里的公办学校。”

当她向新津区教育局咨询后,了解了相关政策,便捷的流程远超她的预期。“我们只用提交居住证明、出生证明等材料,教育局第二天就审核完毕,帮孩子统筹安排了公办学校学位。”周燕霞开心地说,娃娃能在新津读书,享受成都的优质教育,一家人都感到非常开心。而且学校活动丰富多样,娃娃的性格也变得开朗多了。

新津入学政策大升级,随迁子女畅享优质教育,新津教育新政:为随迁子女开启入学便利之门

新津区第三小学

今年,随着新津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的再升级,像周燕霞这样的“流动家庭”到新津就读变得更加简便了。新津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以往随迁子女网上申请时需要居住证、劳动合同或营业执照、大成都社保3项资料,今年作了大调整。”如今,随迁子女监护人只需要持居住证、劳动合同、营业执照或养老保险当中任意一项资料,即可申请在新津入学。他同时表示,若有家长暂未取得上述任何一项资料的,也可到新津区教育局进行线下办理,在有学位空余的情况下,统筹安排入读公办学校。

新津入学政策大升级,随迁子女畅享优质教育,新津教育新政:为随迁子女开启入学便利之门

学校组织的户外活动

此外,新政策通过“线上 + 线下”双通道办理模式,实现随时办理,更加便利。今天是成都市随迁子女入学申请的第一天,线上申请可通过“成都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服务平台”在4月1日至4月30日集中办理,线下则全年工作日开放,家长可随时前往区教育局小教幼教科或中教科提交材料。

“对于因工作变动需中途转学的家庭,这一调整意味着‘随时申请、随时入学’。”该负责人表示,过去常有家长因错过报名期耽误孩子入学,现在灵活办理模式能更好满足流动家庭需求。

打破户籍壁垒,购房入学政策再升级。与周燕霞不同,来自内江的李慧通过“有房无户”的随迁子女政策解决了孩子的就近入学难题。

李慧一家在新津生活了五年,最初因户籍限制只能让孩子就读私立幼儿园,“学费贵,压力很大。”幼升小时,她和丈夫在希望城小学旁的隆鑫公园首府购置了房产,但暂时未落户。

得益于新津区“购房入学政策”的规定,女儿刘晴曦顺利读上了“家门口”的希望城小学。“从家到学校就一条街,接送娃娃只需几分钟。”李慧说,孩子如今不仅成绩稳步提升,还参加了学校足球队,“放学后常和同学玩得舍不得回家,完全融入了这个大集体。”

为了让随迁子女适应环境,学校也创造着良好校园文化氛围。“我们主张‘愉快教育’,通过各种活动和比赛,让娃娃们成为校园大家庭的一份子。”希望城小学校长谢华说。

新津入学政策大升级,随迁子女畅享优质教育,新津教育新政:为随迁子女开启入学便利之门

希望城小学

今年,新津区购房入学政策也进行了再升级。“对于新购房产还没有完成备案手续的,凭购房合同和房管部门说明函即可进行新生入学登记。”新津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凭房产申请中途转学的,在划片范围内学校有空余学位的情况下可直接转办,若划片范围内学校没有空余学位,则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至区内公办学校就读。

新津入学政策大升级,随迁子女畅享优质教育,新津教育新政:为随迁子女开启入学便利之门

学校组织的校园活动

对于众多像周燕霞、李慧这样的家庭而言,孩子的笑脸和成长,正是这座城市给予他们这样随迁家庭的一份温暖。

教育公平是民生头等大事,近三年,新津通过新建改扩建一批学校,提供了10480个学位。“无论是线上申请还是线下办理的,新津区都会为每一名随迁子女统筹匹配1个公办学校学位,目前,新津区已让6172名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新津区教育局负责人称,未来还将持续优化资源配置,让教育成为吸引人才、温暖民心的城市名片,让“幸福水城”成色更足。

新津区随迁子女入学政策的升级情况,包括“零门槛、随时办、及时读”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和购房入学政策的再升级。通过邓先生、周燕霞、李慧等家庭的案例,展示了政策升级为随迁家庭带来的便利和积极影响。新津区通过优化政策和增加学位,保障了随迁子女的教育公平,未来还将持续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城市的教育吸引力和幸福感。

原创文章,作者:Edel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0400.html

(0)
EdelineEdeline
上一篇 2025年4月2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