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近期从四川成都开往贵州安顺的“开往春天的熊猫专列”这一银发旅游列车,探讨了我国老龄化背景下银发旅游市场的现状、问题,并从旅游产品、服务和模式三个方面提出创新举措,以满足老年游客的多样化需求,推动银发旅游高质量发展。
近期,一趟别具特色的“开往春天的熊猫专列”银发旅游列车从四川成都出发,一路驶向贵州安顺。这趟列车承载着200多名中老年游客,开启了一场浪漫的春日赏花之旅。在旅途中,游客们不仅能欣赏到春日繁花的美景,尽情踏春,还能参与到一系列具有少数民族风情的列车主题活动中,比如精彩绝伦的川剧变脸、热情洋溢的苗族歌舞以及布依族盛大的迎宾仪式等。
依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首次突破3亿人。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年消费群体日益壮大,“银发族”已然成为旅游市场的重要客源。开通银发旅游列车,既能让老年人更好地追寻心中的“诗和远方”,也是撬动万亿元级银发经济市场的一个重要支点。
近年来,在银发旅游需求的带动下,旅游市场不断涌现出新场景、新业态,这些新变化越来越受到老年朋友的青睐。然而,与此同时,“银发族”外出游玩仍面临着一些限制。目前,涉及老年旅游的产品品类比较单一,优质供给不足,难以充分满足老年游客多样化的需求。部分旅游产品还存在服务质量不高、过度商业化等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游客的体验。
当下,老年人的旅游需求已经从基本的观光游览逐渐过渡到更高层次的文化休闲型消费。这就要求在旅游产品和服务方面实现创新,为老年人出游提供更为丰富的旅游选择。
创新旅游产品是满足银发旅游多元需求的核心供给。各地应积极鼓励建设老年友好型旅游目的地,加强旅游景区和度假区的适老化改造。同时,要积极开发多层次、个性化的老年特色旅游产品。此外,各地还需注重旅游产品的差异化,结合本地的产业发展、自然风光以及历史文化资源,因地制宜地将旅游与康养度假、乡村休闲、健康医疗等业态相结合,针对不同年龄段、健康状况、消费能力的老年人群体,提供高品质的银发旅游产品。例如,去年9月,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发布《促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开发怀旧游、青春游、生态健康游等产品,推介一批老年旅游(旅居)示范景点和线路,引导旅游和保险业务经营主体以健康状况取代年龄约束,推动银发旅游高质量发展。
创新旅游服务是提升银发旅游体验的关键一环。各地要围绕老年人出游的新需求,建立专业的老年旅游服务团队,为老年人提供全程陪护、医疗保障、应急处理等特色服务。针对老年人出行的多元需求,还应提供私人导游、专属行程设计、慢节奏旅游等个性化服务,满足他们的差异化需求。此外,要充分利用科技力量,借助智能设备、VR、AI等现代技术,开发智能旅游助手,为老年游客提供便捷的旅游体验。
模式创新是突破银发旅游发展瓶颈的重要手段。各地应积极推动“互联网 + 银发旅游”等新型旅游模式的发展,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老年游客的需求进行精准画像,创新推出更多更优质的旅游产品。各地还可以串联城市旅游资源,通过合作开发、共享开发等新模式,扩大银发旅游市场的辐射范围,构建全链条银发旅游发展模式,积极拥抱银发经济。
本文围绕“开往春天的熊猫专列”引出我国银发旅游市场的发展现状,指出当前银发旅游存在产品单一、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并从旅游产品、服务和模式三个维度提出创新建议,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推动银发旅游市场高质量发展,进而撬动万亿元级的银发经济市场。
原创文章,作者:Edel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3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