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国资委举办的央企“AI +”专项行动通气会展开,介绍了该专项行动的进展、成效、未来重点方向,还提及了中信建投对国企AI投入的预期以及相关概念股情况。
在科技发展的浪潮中,人工智能正成为推动各行业变革的关键力量。智通财经APP了解到,3月25日,国务院国资委举办了央企“AI +”专项行动通气会。在这次会议上,详细介绍了国资央企“AI +”专项行动的最新进展情况,并且对下一步的重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截至目前,中央企业在人工智能(AI)产业的重点领域,如应用、算力、数据、模型等方面,已经取得了积极的成效。2024年,国务院国资委正式启动央企“AI +”专项行动,其目的在于推动国资央企在人工智能领域实现更好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国务院国资委规划发展局负责人表示,中央企业在工业制造、能源电力、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行业,超过500个场景中积极布局应用人工智能。在科研、生产、客服等方面,人工智能的应用使得成本降低、效率显著提高。
据该负责人进一步介绍,央企人工智能大模型已经初步在一批高价值场景落地。例如,国家电网精心打造了“光明”大模型,这个模型就像是电网的“超级大脑”,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新能源的有效消纳以及供电服务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中国石油发布了能源化工“昆仑”大模型,该模型成功落地油气勘探开发、装备工程设计等场景;中国电子研发的“源启”金融大模型,则助力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在信贷、监管合规、贸易金融等场景更加专业精准。
此外,以高价值场景为引领,在交通物流、金融服务、绿色低碳、工业制造、石油石化等重点行业,已经汇聚了一批高质量的数据集。中央企业积极参与多个数据标注基地的建设,还投资参股了一批专精特新数据企业,初步形成了一批行业领先的标准化产品。同时,运营商自研安全可信基础大模型,像中国移动的“九天”、中国电信的“星辰”、中国联通的“元景”等千亿级大模型,具备全模态、复杂推理及智能体应用等能力。并且,它们还差异化地加强面向行业的专业能力,联合产业央企、民营企业、高校院所打造了一批行业大模型。
中信建投发表观点称,预计在“十五五”期间,以大型央企为代表的国企将持续加大AI相关的投入。建议投资者关注两个方向,一是国产算力产业链,包括GPU、IDC、光模块、交换机、服务器等环节;二是以电信运营商为代表的具备较强IT能力的央企,这些央企在加大自身AI投入的同时,还能够向其他央企赋能。
接下来,为大家介绍相关概念股的情况:
中国移动(00941):中国移动终端公司与九天团队协同合作,构建了“九天云侧75B和端侧1B/3B”的模型矩阵。通过端云算力动态调度、隐私数据分级处理等核心技术,成功实现了AI大模型在终端侧的轻量化部署与高效场景化应用。
中国电信(00728):中国电信副总经理黄智勇表示,中国电信正在体系化推进“人工智能 +”行动,目前正在打造并不断完善1个智算云底座、1个通用大模型底座、1个数据底座,以及M个内部大模型和N个行业大模型。
中国联通(00762):中国联通董事长陈忠岳近期在业绩会上透露,中国联通将在基础设施、数据集、大模型、智能体、AI安全五大方面发力。其中在大模型方面,中国联通会推动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融合发展。据悉,下一步,中国联通将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把元景大模型打造为产业数智化升级的智能引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数字中国建设贡献联通力量。
本文详细介绍了国务院国资委推动的央企“AI +”专项行动,中央企业在人工智能多领域已取得积极成效,多个高价值场景有大模型落地应用。中信建投预计“十五五”国企会持续加大AI投入,并给出关注方向。同时介绍了相关概念股情况,整体展现了央企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态势及潜力,有望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和数字中国建设向前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Isaia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5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