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描绘了春日东山岛美丽的公路风光,介绍了当地公路分中心党支部以“党建 +”模式促进公路工作发展,还讲述了公路科学精细管护带来的成效以及公路在推动文旅经济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春回大地,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在这美好的时节里,东山岛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当你驱车行驶在这座美丽的岛屿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宽阔且通畅的公路。它们犹如一条条巨龙,四通八达地延伸至岛屿的各个角落。公路两旁繁花似锦,五彩斑斓的花朵竞相绽放,仿佛是大自然精心绘制的画卷;绿树成荫,高大的树木枝叶繁茂,为过往的车辆和行人撑起了一片清凉的世界。
与此同时,一辆辆装载着海产品的活水车、冻柜车在公路上有序行驶。这些车辆不仅仅是运输工具,它们承载着渔民辛勤劳作后的喜悦,也寄托着商人对未来的美好梦想,正向着远方一路疾驰而去。而那些迷人的海湾就像热情好客的主人,张开双臂喜迎八方游客。游客们在海边嬉笑玩耍,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岛屿的上空,仿佛一首欢快的乐章。
这条绵延的公路,一头连接着蓬勃发展的海洋经济,另一头则串联起乡村振兴的希望,它见证了东山岛成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的辉煌历程。
在推动公路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坚持“党建 +”模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分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朱坚钦多次强调:“新时期党建工作创新要用新思想、新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践、推动公路工作发展。要争当‘四个标杆’,打造海岛党建品牌新高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党支部积极探索创新,注重把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起来。
立足“红途谱华漳”特色党建品牌创建,党支部积极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党建 + 业务”“党建 + 共建”“党建 + 海洋经济”“党建 + 交旅融合”等。同时,党支部还注重学习弘扬谷公先进事迹,深入挖掘并讲好谷公关于“建好公路,造福人民”的感人故事,通过这些活动深化党建与业务的共促共进。在党支部的带领下,东山国省干线公路管养工作全方位推进,实现了旧貌换新颜。
科学精细管护 条条公路美如画
当你驾车行驶在 G357 线东泸线东山段、东山生态环岛路等国省道上时,仿佛置身于一条条风光无限的风景线之中。近年来,分中心积极创新管养模式,全面加强公路科学精细化养护工作。他们以打造“畅通、安全、美丽、智慧、绿色、融合”的“壮美公路”新形象为目标,经过不懈努力,收获了“看得见、闻得香、上得网”的显著成效。
“有路必养,养必到位”已经成为东山公路人的坚定共识。他们用心用情,加强公路精细化管理,对国省干线 44.753 公里公路(包含 1 座大桥,6 座中桥,84 道涵洞)进行精心管养,使得公路管养工作实现了提质增效。这与当年谷文昌同志强调的“种好一棵树,三分种、七分管”道理是一样的,都体现了用心经营和长期维护的重要性。
如今,在东山岛,人在路中游,路在景中走。连接全县 7 个镇 60 多个村的公路网,宛如一条金色的丝带,串起了十几个美丽海湾,为文旅经济腾飞插上了翅膀。像苏峰山环岛路等一条条高颜值的公路,催生了与热门景区、星级酒店、旅游综合体等多要素的完美组合,不断谱写着“公路 + 文旅”融合赋能的新篇章。
南门湾—马銮湾景区公路段,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 12 个美丽海湾优秀案例;金銮湾路段已成功举办“国际半程马拉松赛”“自行车联赛”等国内外十几场大型体育赛事活动;澳角湾、南门湾、苏峰山、岐下村鱼骨沙洲等地更是凭借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的眼球,成为了网红打卡点。
本文展现了春日东山岛公路沿线的美丽风光,阐述了“党建 +”模式对公路工作的推动作用,介绍了公路科学精细管护的成效,以及公路在促进文旅经济发展方面的积极贡献,凸显了东山岛在公路建设、党建引领和经济发展等多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
原创文章,作者:Dermo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6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