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成功创建“国家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市”这一喜讯,介绍了其在创建过程中的举措、取得的成果以及分布式光伏项目实施带来的环保效益。
近日,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从国家能源局传来。在光伏开发领域,滕州市脱颖而出,成功斩获“国家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市”这一殊荣。
自国家能源局启动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工作以来,滕州市积极作为。一方面,不断优化政策和营商环境,为光伏项目的开展营造良好氛围;另一方面,着力提升电网支撑和服务能力,为光伏发电的稳定运行提供坚实保障。在这些努力的推动下,滕州市积极推进各类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国家能源局设定的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工作目标迈进,最终成功跻身全国56个试点县(市、区)之列。
近年来,滕州市紧跟国家“双碳”战略步伐,将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建设作为重要发展方向。凭借自身独特的资源禀赋和有力的政策支持,滕州市探索出了一条绿色、低碳、高效的发展新路径。在实际操作中,滕州市充分考虑本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针对工业园区、企事业单位、居民住宅和公共建筑等不同类型的屋顶资源,进行了全面的统筹规划,以推动光伏系统实现合理布局。截至2024年底,滕州市分布式光伏并网容量达到了878.2MW,年均发电量约10亿千瓦时,这一数据充分彰显了其在光伏领域取得的显著成就。
为了进一步推动分布式光伏项目的发展,滕州市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例如,制定了《滕州市光伏发电和新型储能电站项目管理办法》《滕州市国有产权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指导意见》等文件,鼓励企业和居民积极投资建设分布式光伏。同时,通过优化备案材料、压缩办理流程等方式,大幅提高了项目落地速度,让更多的光伏项目能够快速投入建设和使用。
分布式光伏项目的实施,为滕州市带来了显著的环境效益。不仅提升了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还有效减少了碳排放。根据当前的光伏发电规模测算,滕州市每年可减少约30万吨标准煤消耗,削减8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这相当于植树造林0.8万公顷,或者减少14万辆燃油汽车的碳排放量,为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且重要的贡献。
本文围绕滕州市成功创建“国家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市”展开,介绍了其在光伏项目建设中的积极举措、取得的成果以及带来的环境效益。滕州市通过政策优化、合理规划等方式,推动分布式光伏项目发展,在可再生能源利用和节能减排方面成效显著,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绿色发展经验。本文总结
原创文章,作者:Dermo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6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