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祖发:用担当为花桥村绘就发展新蓝图

芜湖市湾沚区花桥镇花桥村党总支书记袁祖发,自2010年初任书记以来,带领花桥村从一个负债、村容差的落后村,发展成为集体经济收入突破百万的经济强村的历程,展现了他为村庄发展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

在这明媚的三月,3月24日的清晨,阳光轻柔地洒在大地上,带来了春日的温暖。早上7点还没到,芜湖市湾沚区花桥镇花桥村党总支书记袁祖发就已经出现在了青梅基地。他的目光专注地落在青梅树上,仔细查看青梅的长势,并不时地指导着工作人员进行春季的病虫防治工作。

袁祖发满怀期待地说道:“前年种的青梅如今已经开始挂果啦,这两年我们一共栽种了440亩、2万株呢。”他心里还默默盘算着,如果明年果子的长势良好,年净增收40万元应该不成问题。不仅如此,他心中还描绘着一幅更为宏大的发展蓝图:用五年的时间打造千亩青梅基地,开展青梅的深加工,并且大力发展文旅产业。花桥村的未来,就如同眼前那蓬勃生长的青梅果苗一样,充满了无限的希望。

然而,时光回溯到2010年8月,当袁祖发初任花桥镇花桥村党总支书记的时候,村里的情况可谓是一团糟。村集体欠债高达28万元,整个村容村貌脏乱不堪,干部们也缺乏干事的激情,群众对干部更是不信任,村里的工作一度陷入停滞。看着村里的这般景象,袁祖发眼角的皱纹和鬓边的白发也在不知不觉中多了起来。

袁祖发:用担当为花桥村绘就发展新蓝图

袁祖发(左)在走访群众。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面对这样一个“烂摊子”,有人不禁会问,他为什么要接下这个重担呢?袁祖发坚定地回答:“我出生在花桥,成长在花桥,这里有我的根和魂,我就是想改变村子的贫穷面貌。”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局面扭转过来,让花桥村彻底变个样!

作为村里的“头雁”,袁祖发以身作则。他带领村“两委”走出“村机关”,主动登门入户去了解民情。他们和群众坐在同一条板凳上,亲切地拉着家常,努力成为让“狗不叫”式的干部。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看到党员干部们带头为村里做事,大家也逐渐愿意跟着一起干,村里的工作开展起来也顺畅了许多。

但是,发展村集体经济才是关键。没有集体的经济,就没有集体的力量。如何发展经济、带领群众致富,成了袁祖发上任时面临的最大难题。

当时,附近的新芜经济开发区迅速崛起,村里多数青壮年劳动力都进城务工去了,导致大量土地撂荒。而村里有一批能人想搞规模种植,却面临着用地难题。于是,袁祖发不辞辛劳,一户一户上门动员农户将土地出租。这样一来,不仅带动了村里的经济发展,还解决了部分群众的就业问题,同时也增加了农户的土地租金收入。

2017年,袁祖发抓住了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和“三变”改革的契机,发动55户村民投资入股,成立了施茶湖粮食烘干专业合作社。这个合作社的成立,解决了本村及周边粮食种植大户晒粮难、卖粮难的问题。

2022年对花桥村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袁祖发借着芜湖市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工作试点的“东风”,对原有的合作社进行了改制,第一个在全市成立了全民入股的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合作社的经营范围也从原来单一的粮食烘干,扩大到了粮食生产全产业链配套服务。同年,花桥村还与区供销社联合成立了花桥村供销合作社有限公司,直接对接农资生产厂家,降低了农户的生产成本,增加了合作社的收入。

就在这一年,花桥村的集体经济收入成功突破了百万元大关,正式迈入了经济强村的行列。在2023年首次举办的合作社分红大会上,2852名村民共计领取了44.82万元的分红。看着村民们喜笑颜开的样子,袁祖发心里也乐开了花。

袁祖发总结道:“如今,花桥村已经连续3年向全体村民分红了。今年我们首次探索将信用建设纳入村集体经济收益分红,为最美信用户、诚信标兵、乡村治理示范户等50人颁奖,发放信用分红。”他认为,这样做既能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又能提升乡村善治水平。

“把花桥村建设成为‘业兴、民富、和美’的村庄,是我奋斗的目标。”眼下,袁祖发正带领着群众开展芜湖航空马拉松花桥村沿线的环境整治工作。他坚信,花桥村未来的发展,还有更多的想象空间。

花桥村党总支书记袁祖发带领村民发展经济、改善村庄面貌的故事。他从解决村集体负债、盘活土地资源入手,通过成立合作社、拓展产业链等方式,使花桥村从落后村发展成为经济强村,并实现连续分红。同时,他还探索将信用建设纳入分红,提升乡村治理水平。袁祖发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头雁”精神,为花桥村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原创文章,作者:Isaia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6622.html

(0)
IsaiahIsaiah
上一篇 2025年3月27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7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