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思科技2024年年度报告的相关情况,包括营收、利润、分红等财务数据,还阐述了公司在消费电子、智能汽车、智能头显与穿戴、其他智能终端等业务领域的发展现状和前景,以及公司未来的战略规划,最后提及了公司启动港股上市计划等信息。
在3月27日晚间,蓝思科技正式发布了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中的数据犹如璀璨的星辰,闪耀着公司发展的光芒。全年,公司实现了营业收入698.97亿元,与上一年相比,同比增长了28.27%;归母净利润达到36.24亿元,同比增长19.94%;扣非净利润为32.86亿元,同比增长幅度高达46.31%。这一组组增长的数据,充分彰显了蓝思科技在过去一年里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卓越的经营管理能力。
另外,蓝思科技还公布了一项令股东们欣喜的消息。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00元(含税),此次现金分红总额约为19.84亿元。如果算上此次分红,自2015年3月上市十年来,蓝思科技累计分红或将超过94亿元。如此慷慨的分红政策,体现了公司对股东的高度负责和回报。
蓝思科技明确表示,在2025年,公司将继续在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一方面,会巩固全产业链精密制造优势,就像打造一座坚固的城堡,让自己在市场竞争中屹立不倒;另一方面,会深化全球化产能布局,如同在全球棋盘上落子布局,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公司将强化消费电子、智能汽车、人形机器人“多轮驱动”战略,推动企业在多个领域齐头并进。重点推进智能制造升级,让生产更加高效智能;进行垂直整合,优化产业链;拓展新兴市场,寻找新的增长点。还会加速AI眼镜、XR头显等领域的技术突破,在科技的前沿阵地奋勇争先。此外,公司将以ESG为核心完善可持续发展体系,优化绿色智造与资源利用效率,努力提升全球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消费电子基本盘稳固,技术创新引领潮流
细分来看,2024年蓝思科技的四大主要业务板块收入均实现了正增长,这无疑是公司发展的一大亮点。
在消费电子方面,得益于市场的回暖,蓝思科技的基本盘十分稳固。从公司年报可以看出,2024年蓝思科技智能手机与电脑类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77.54亿元,同比增长28.63%。这一增长数据,反映了公司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强大实力和市场认可度。
蓝思科技称,公司在玻璃、金属、陶瓷、蓝宝石等结构件和功能模组领域一直稳居领先地位,就像在这些领域树立了一座座难以逾越的高峰。并且,在整机组装领域,公司也获得了更多大客户的认可和信赖,成功导入了新品类和新项目。以组装为主的湘潭蓝思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7.42%,这一惊人的增长速度,彰显了公司在整机组装领域的巨大潜力。
当前,以AI技术为引领的创新技术正深刻地影响着消费电子市场的增长潜力。它加速了智能终端的换机周期,就像一阵春风,吹动了消费电子市场的发展。同时,也对产品设计和硬件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而推动了产业链价值的提升。据IDC统计,2025年生成式AI手机出货量将近4.2亿部,同比增长82.7%,市场潜力巨大。根据Gartner预测,2025年AI PC的全球出货量将达到1.14亿台,较2024年增长165.5%。这些数据都预示着消费电子市场在AI技术的推动下,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此外,相关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人们对智能终端的需求上升。例如,折叠屏手机的升级迭代带动了屏幕数量的增长,从直板机的单屏向双屏乃至三屏演进,同时采用超薄柔性玻璃(UTG)等新型材料及其模组,使得单台产品的价值较其他产品大幅提升。根据IDC数据,2024中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约917万台,同比增长30.8%。这一增长趋势,体现了消费者对创新产品的青睐和市场的巨大需求。
2024年,蓝思科技持续在新材料领域进行研发,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资金。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支出达27.85亿元,创历史新高。这一高额的研发投入,推动了智能手机与电脑类产品在美观度和功能性上的提升,为公司在消费电子市场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扩大车企“朋友圈”,智能汽车业务前景向好
在新能源车业务方面,2024年蓝思科技智能汽车与座舱类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9.35亿元,同比增长18.73%。这一增长数据,显示了公司在智能汽车领域的良好发展态势。
蓝思科技表示,公司在深耕已有超过30家智能汽车客户的基础上,凭借全产业链垂直整合能力和全球化供应链布局,赢得了更多业务机遇。中控模组、仪表面板、智能B柱与C柱、充电桩、座舱装饰件、无线充电模组等产品保持较快增长,多功能车窗玻璃取得突破,进入批量生产阶段,单车价值量继续提升。这一系列的成果,体现了公司在智能汽车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根据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发布的数据,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823.6万辆,同比增长24.4%,预计2025年全球销量将进一步上升到2,239.7万辆。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4年全年汽车销量达3,143.6万辆,同比增长4.5%,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286.6万辆,同比增长35.5%。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统计,2024年12月新能源车型销量渗透率达49.2%,标志着新能源汽车正逐渐占据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据IDC预测,中国乘用车市场中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预计在2028年将突破2,300万辆,年复合增长率达22.8%,持续增长潜力强劲。这些数据都表明,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蓝思科技在这一领域的布局将为其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未来,随着智能驾驶和无人驾驶技术日益成熟及应用加速,智能座舱渗透率不断提升,整车的人机交互正向个性化、便捷化和多模态发展。而车载显示与感知系统作为车内人机交互体验的核心载体,将迎来黄金发展期。中控屏、仪表盘、智能B柱、投显等交互核心部件的智能化与驾乘体验的提高密不可分,将不断提升出行标准与用户体验。蓝思科技在智能汽车领域的提前布局,将使其在这一黄金发展期中占据有利地位。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把握AI端侧新机遇
报告期内,蓝思科技智能头显与智能穿戴类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4.88亿元,同比增加12.39%。这一增长数据,显示了公司在这一领域的良好发展势头。
公司表示,在研发和生产的外观件、结构件、光学镜片等部件在多款高端MR头显和AI眼镜产品上实现了应用,并推进、完成了多款即将量产的新品研发。智能手表相关的玻璃、金属、蓝宝石、陶瓷等结构件亦保持稳健,智能穿戴类业务潜力有望进一步释放。这一系列的成果,体现了公司在智能头显与智能穿戴类业务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
2024年以来,以智能机器人和AI眼镜/头显等为代表的新兴市场正在迎来一场产业化变革,预期将极大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其中,人形机器人作为智能机器人的重要领域,近年来备受关注,预计其市场规模将大幅度增长。并且随着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加速,关节模组、灵巧手、躯干等结构件和模组作为核心载体,具备技术壁垒高、工艺复杂度大的特性,需要专业供应商协助整机厂商进行生产。通过高精度结构件的模块化生产,既能降低整机成本,又能提升供应链效率,同时推动行业向标准化、模块化演进。
智能穿戴类设备也正在与AI进行有机融合。AI眼镜/头显等新一代智能终端,支持视觉AI辅助、语音交互等功能,通过软件生态的协同为消费者带来全新体验。未来创新型的产品设计与AI的融合应用也将极大地助推相关产品的更新迭代。根据IDC预计,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预计出货达到1,205万台。这一数据显示了智能穿戴类设备市场的巨大潜力。
早前,蓝思科技已官宣与AI交互领军企业杭州灵伴科技(Rokid)达成深度战略合作。作为RokidAI眼镜全系产品的整机组装合作伙伴,蓝思科技从镜架、镜片、功能模组到全自动组装实现全链条覆盖,依托全球领先的智能制造体系可助力杭州灵伴科技突破产能瓶颈,加速产品规模化交付。这一合作将为双方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也将推动智能穿戴类设备市场的发展。
其他智能终端业务带来惊喜,营收增长超七倍
据年报介绍,2024年蓝思科技其他智能终端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4.08亿元,同比增长754.23%。这一惊人的增长数据,无疑给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惊喜。
蓝思科技称,该部分增长较快,主要得益于发挥强有力的整机设计、精密制造、精湛工艺、自动化整机组装能力,在短时间内为智慧零售客户实现产品从概念构想到大规模量产。同时,公司也导入更多自有零部件和功能模组,进一步巩固市场份额,提高公司总体效益。这一系列的举措,体现了公司在其他智能终端业务领域的强大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在数字化浪潮和智慧零售终端技术的持续发展下,智慧零售终端和电子价签作为智慧零售领域的核心设备,有力推动了线上线下融合和消费体验的提升。这些智能设备不仅革新人们的支付方式,还推动支付行业和零售业向更高效、智能的方向发展,带来更多便利和可能。
据介绍,蓝思科技作为支付宝“碰一下”智能支付终端产品共同开发商,该产品背后是蓝思科技整机组装、ODM能力的支撑,并已于去年顺利量产交付。目前,支付宝“碰一下”已在全国100多个城市铺开,全国超过1000个大型商场、商圈,以及众多连锁商户已接入。这一成果,体现了蓝思科技在智慧零售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市场影响力。
综合来看,蓝思科技主业稳步前行,未来产业研发持续加码,有望打开成长天花板。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3月蓝思科技还启动了港股上市计划,拓宽融资渠道,加速海外生产基地的建设、进一步优化供应链的全球化布局。新的一年,蓝思科技或有更多好事值得期待。
本文详细介绍了蓝思科技2024年年度报告情况,包括出色的财务数据和分红计划。从消费电子、智能汽车、智能头显与穿戴、其他智能终端等多业务板块阐述了公司的发展现状和前景,还提及了公司未来的战略规划。最后指出公司主业稳健、研发加码,启动港股上市计划有望助力其进一步发展,未来值得期待。
原创文章,作者:Sere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7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