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河南省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精品提升培训班”展开,介绍了培训班举办的背景、目的,详细阐述了课程体系、双轨机制以及后续的常态化跟踪服务机制,展现了此次培训对开发区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河南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全面提升开发区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近日,一场意义非凡的河南省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精品提升培训班”成功举行。此次培训吸引了全省开发区有关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的30名业务骨干积极参与。培训采用了理论授课、案例研讨与经验交流相结合的方式,为开发区的转型升级注入了全新的动能。培训结束后,30名学员顺利获得结业证书,此次培训也获得了学员们的广泛好评。
聚焦实战赋能 课程体系精准发力
该培训班紧密围绕开发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痛点问题,精心设置了四大核心模块:
在营商环境优化方面,苏州工业园区原党工委副书记潘云官为学员们系统地解析了“亲商服务”理念。他结合长三角地区“放管服”改革的实际情况,为河南开发区提供了具有可复制性的国际化经验,让学员们对如何优化营商环境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关于项目谋划与创新,河南省项目推进中心总经济师胡美林立足“十五五”规划,通过“链式招商”“亩均效益”等生动的案例分析,指导学员们构建科学的项目评估体系,帮助学员们提升项目谋划和创新的能力。
金融生态构建模块中,金融科技广场总经理王春晓深度解读了郑州高新区“种子基金 + 产业母基金 + 专项债”的组合拳模式,为开发区企业融资难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让学员们掌握了金融生态构建的关键要点。
特色产业培育模块则围绕“一区一主业”原则,专家团队为学员们量身定制,指导他们制定差异化的发展路径,避免开发区之间出现同质化竞争,促进开发区特色产业的发展。
产学研深度融合 搭建长效赋能平台
此次培训突破了传统的单向授课模式,创新性地建立了“培训 + 服务”双轨机制:
培训现场组织了“问诊会”,专家们针对开发区产业配套、主导产业打造、招商引资等具体问题,与学员们进行深入交流,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让学员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同时,培训还搭建了线上交流群,持续分享安徽开发区“基金招商”、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等30余个标杆案例。学员们可以在群里交流学习心得,借鉴其他开发区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拓展思维和视野。
构建发展共同体 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
在结业仪式上,主办单位介绍,针对全省184个开发区,将建立常态化跟踪服务机制:
定期组织“河南开发区专家调研行”,深入开发区实地调研,为开发区提供定制化的咨询服务,帮助开发区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建立培训学员专项档案,对创新成效显著的开发区进行深度报道,树立典型,推广成功经验,促进全省开发区共同发展。
中国开发区协会河南联络处主任、河南日报传媒公司总经理助理李保平介绍,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引领下,历经四十年发展积淀的开发区正加速从“规模化扩张”转向“精准化赋能”。开发区将以产业定制、服务深耕和生态协同为突破口,重塑核心竞争力,开启差异化、特色化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李保平表示,河南日报开发区研究已经持续15年,随着此次培训活动成果的持续转化,必将为全省开发区“龙头引领、集群发展、优势互补”的产业新格局注入强大动能,为河南开发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
河南省举办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精品提升培训班”的相关情况。培训班通过设置精准的课程体系、采用产学研融合的双轨机制以及建立常态化跟踪服务机制,为开发区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在全国统一大市场背景下,开发区正迈向精准化赋能、差异化发展之路,此次培训成果的转化将为河南开发区产业新格局注入动能。
原创文章,作者:Edel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7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