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近期马里、尼日尔、布基纳法索等国退出法语国家组织这一国际事件,详细介绍了各国退出的相关情况及背景,还提及了法语国家组织的成立。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当地时间3月18日,马里外交与国际合作部郑重发布声明。声明中明确指出,在马里政治过渡期内,法语国家组织无视马里国家主权,并且不支持马里实现其人民的合法愿望。基于此,马里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即不再成为法语国家组织的成员。
△尼日尔(资料图)
早在3月17日,尼日尔外交部就已宣布,尼日尔政府正式决定退出法语国家与地区国际组织。不仅如此,根据法媒的相关报道,同为萨赫勒国家邦联成员的布基纳法索也已经做出了退出该组织的决定。
时间回溯到2023年7月,尼日尔发生了军事政变这一重大事件。到了同年12月,法语国家组织通过决议,暂停了尼日尔在该组织的会员资格。对此,尼日尔方面迅速做出回应,决定暂停与法语国家组织的所有形式合作。
回顾历史,1970年3月,21个法语国家在尼日尔首都尼亚美召开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各国签署了成立文化技术合作局宪章,这一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举动宣告了法语国家组织的正式成立。
本文围绕近期多个国家退出法语国家组织的事件展开,介绍了马里、尼日尔、布基纳法索的退出情况,同时回顾了尼日尔与该组织的过往矛盾以及该组织的成立历史。这些国家的接连退出,反映出法语国家组织在部分成员国家中的影响力和认可度正面临挑战,其未来发展或许需要重新审视与调整自身策略。本文总结
原创文章,作者:Dermo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