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不满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以及其对格陵兰岛的言论,丹麦掀起抵制美国商品热潮,还波及到加拿大及欧洲多国,同时也引发了对丹麦经济影响的担忧。
在当下的国际经济与政治交流中,一些决策和言论往往会引发意想不到的连锁反应。近期,丹麦就掀起了一股抵制美国商品的热潮。
据美联社18日的报道,“商品是否来自欧洲一目了然,但选择权在你(顾客)手中。”由于丹麦民众对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以及他对格陵兰岛的不当言论感到不满,抵制美国商品的情绪日益高涨。丹麦的多家超市采取了行动,通过贴标签的方式,帮助消费者轻松辨别欧洲本土产品。
丹麦电视二台的报道带来了一则最新民调结果。自特朗普开启第二任期以来,大约一半的丹麦消费者明确表示有意避免购买美国商品。为了让消费者更方便地挑选产自欧洲的商品,丹麦最大的连锁超市Salling Group在本月推出了“星形”标签。这个标签专门用于标记其商店中销售的欧洲制造商品。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哈格解释道:“这一举措只是为了响应消费者‘希望避免购买美国制造商品’这一需求。我们的门店会继续销售世界各地品牌的商品,制作‘星形’标签仅仅是一项额外服务,方便大家购物。”
自特朗普扬言“购岛”事件发生后,丹麦社交媒体群组“抵制美国商品”的成员数量急剧增加。不少人在这个群组里积极分享避免购买各种美国商品的技巧和建议。群组管理员阿尔伯特斯表示:“我实在无法接受特朗普的那些言论,所以必须采取行动。”目前,阿尔伯特斯已经用欧洲产品替代了百事可乐、高露洁牙膏、亨氏番茄酱和加州葡萄酒等美国商品。而且,抵制美国商品的运动并不局限于食品和饮料领域,还延伸到了汽车等行业。丹麦电视二台称,特斯拉在丹麦的销量大幅下滑。民调显示,自今年1月以来,高达81%的丹麦消费者对特斯拉的看法变得负面。拥有丹麦和美国双重国籍的技术工人奥尔森感慨道:“我66岁了,我从未见过丹麦人如此不高兴。”他甚至正在考虑把价值1万美元的美国产电动工具换掉,尽管重新购买会花费不少钱。
值得注意的是,抵制美国商品的浪潮并不仅仅局限于丹麦,还在加拿大以及欧洲多个国家蔓延开来。美联社指出,随着美国宣布新的关税政策,谷歌上有关“抵制美国”的搜索量大幅增加,其中丹麦、加拿大和法国的搜索量在各国中处于领先位置。
然而,抵制美国商品运动在丹麦也引发了一些担忧。据丹麦广播公司报道,有专家指出,这一抵制行动可能会对丹麦人的就业情况产生影响,并且给丹麦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因素。
本文围绕丹麦因特朗普相关政策和言论掀起抵制美国商品热潮展开,介绍了超市举措、民众行动、波及范围等情况,同时也提及了抵制运动可能对丹麦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反映出国际政治决策和言论对经济交流的重大影响以及抵制行动背后复杂的经济和社会因素。
原创文章,作者:modes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