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突袭2岁女童,儿童疝气防治要及时

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接诊一名2岁女童,该女童因呕吐、腹痛且腹股沟区出现包块,最终确诊为“嵌顿性腹股沟斜疝”,肠管发生坏死,经手术治疗恢复良好。同时介绍了腹股沟斜疝的相关知识、嵌顿的原因和危害,以及家长容易忽视的问题,提醒家长要警惕儿童腹股沟肿块,及时就医。

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突袭2岁女童,儿童疝气防治要及时

近日,一则令人揪心的消息从淮安市妇幼保健院传出。小儿外科接诊了一位年仅2岁的女童露露(化名)。在入院的前一天,原本活泼可爱的露露突然出现了呕吐、腹痛的症状,家长心急如焚。随后,家长发现露露的腹股沟区出现了一个包块,情况十分紧急,于是赶忙将孩子送到了医院。经过医生的详细检查,露露最终被确诊为“嵌顿性腹股沟斜疝”,而且嵌顿的肠管因为血运受损,已经发生了肠坏死。这一情况让医生们都为露露捏了一把汗,同时也提醒广大家长:儿童腹股沟出现肿块时一定要高度警惕,一旦拖延救治,很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的住院医师王心怡向我们介绍,露露入院时,右侧腹股沟区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肿块。经过B超检查,结果显示为“腹股沟嵌顿疝”。那么,什么是腹股沟斜疝呢?其实,它还有两个通俗的名字,叫做“疝气”、“小肠串气”。简单来说,“疝”就是人体的脏器或者组织离开了原本正常的解剖部位,通过人体先天或者后天形成的缺损、裂隙突出,从而形成了一个包块。对于儿童而言,“疝”的内容物大多是小肠,在症状表现上,腹股沟区会鼓起一个包块。如果是男孩,疝内容物还可能下降进入阴囊;如果是女孩,疝内容物则有可能进入大阴唇区域,而且疝内容物还有可能是卵巢。

那什么又是“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呢?原来是由于孩子哭闹、咳嗽或者便秘等原因,导致肚子里的压力突然增高,肠管就从腹壁的缺损口被快速地挤了出去。这时候,洞口处的肠管就像被“卡住脖子”一样,既进不去也出不来。要是嵌顿的地方过紧,嵌顿的时间又过长,嵌顿的组织就会发生缺血性坏死,还可能并发肠穿孔、腹膜炎等严重疾病。从体征上看,腹股沟包块的触痛会加剧,还会逐步出现水肿、发红等症状。“在确诊嵌顿疝之后,我们立刻完善了术前检查,然后为孩子实施了手术。在术中探查时发现,被卡压的肠管已经发生了缺血坏死。幸运的是,并没有出现肠穿孔的情况。最后,我们为孩子进行了坏死肠管切除手术,并修复了疝气,成功地解除了危机。”王心怡医生说道。目前,露露的恢复情况良好。

王心怡医生还表示,儿童疝气大多是因为胚胎期腹膜鞘状突未闭合导致的,而且男孩的发病率要高于女孩。然而,很多患儿家长容易忽视两个重要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腹股沟斜疝在孩子1岁以后自愈的几率比较小。如果家长长时间地等待观察,最常见的结果就是疝气会越来越大。这样一来,孩子就不敢进行剧烈运动,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第二个问题是对生殖系统和胃肠道功能的影响,尤其是对睾丸、卵巢的危害。医生在手术中会观察到这样一种现象:那些拖延了很久才来做手术的孩子,他们疝气侧的输精管和精索与健康侧相比,有明显的稀疏,而且局部还能看到疤痕。而这些情况,家长是无法直接看到的。

据了解,腹股沟斜疝嵌顿也是那些持续观望等待的患儿常见的就诊原因,甚至是一些孩子首次就诊的原因。除了腹股沟的包块突出之外,小婴儿可能会表现为不明原因的哭闹、呕吐;儿童则大多表现为包块处的疼痛、呕吐、不愿活动等。如果孩子出现了上述情况,家长需要及时脱掉孩子的裤子,看看有没有包块突出。一旦发现有包块,就要警惕嵌顿疝的发生,并且要及时带孩子到儿童医院就诊,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通过讲述2岁女童露露患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病例,介绍了腹股沟斜疝及嵌顿疝的相关知识、危害,指出家长易忽视的问题,提醒家长重视儿童腹股沟肿块,及时发现并送医,以避免严重后果的发生。

原创文章,作者:Sere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7583.html

(0)
SereneSerene
上一篇 2025年3月29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