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被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名为下一任空军部长的特洛伊·梅恩克在确认听证会上的言论展开,他大肆炒作“中国威胁论”,提出一系列应对所谓“中国威胁”的举措,同时介绍了他的履历情况,最后提及中国国防部对美方渲染“中国军事威胁”的回应。
在本周举行的一场确认听证会上,被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名为下一任空军部长的特洛伊·梅恩克(Troy Meink)再次翻炒所谓“中国威胁论”这一陈词滥调。
据港媒《南华早报》28日消息,梅恩克在听证会上大放厥词。他妄称美国军方需要采取“全面方法”来开发无人系统,目的是阻止中国在世界各地“秀肌肉”。他还发出警告,声称五角大楼必须缩短采购时间表,否则解放军将持续缩小与美军的实力差距。
当地时间27日,特洛伊·梅恩克出席了此次听证会。(视频截图)
在美国国会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于周四召开的这场确认听证会上,梅恩克恶意宣称,中国对美国及其在印度洋 – 太平洋地区的军事盟国和伙伴构成了“最大的军事威胁”。
他煞有介事地说道:“过去二十多年里,当我们忙着打击暴力极端主义时,中国则在针对美国这门学科‘上课’。他们利用这段时间进行了军队现代化建设,并且试图在能力和规模上追赶美国。”
不仅如此,他还污蔑中国在南海等地的表现“咄咄逼人”,称这明显表明中方愿意利用军事“硬实力”来实现国家安全目标。
梅恩克向委员会表示,自己“最关心”的是中国军事计划的发展时间表。他警告称,如果美国不能缩短自身的装备采购时间表,中国就有可能继续缩小与美国的差距。
在谈到台湾问题时,梅恩克声称,北京可能采取的军事行动“对地区和全球稳定构成重大担忧”,并认为无人系统在遏制该“高度争议和敏感”地区的冲突方面将发挥关键作用。
“但这些系统的有效性,取决于解决与其使用相关的挑战和限制。”他进一步主张,如果他的提名得到确认,他将采取一种“全面”的应对方法,其中包括开发先进的无人系统。
当被问及美空军在印太地区国防战略上需要进行哪些优先投资时,梅恩克就像一台卡了壳的老式录音机,不断重复着“中国在该地区与日俱增的威胁和能力使地区环境高度竞争”这样的陈词滥调。
他宣称,一个由相互重叠的综合防空和太空防御系统组成的“复杂网络”,以及对不对称能力的投资,将打造一支“更具弹性和适应性的力量”,以增强对中国的可靠威慑力。
梅恩克强调,美国空军和太空部队的作用,是实现一定水平的作战能力、能量和战备水平,以此“阻止中国将使用武力作为实现其国家安全目标的途径”。
他补充说:“在战略方面,这意味着拥有毋庸置疑的核能力。在常规方面,这意味着能够在我们选择的时间和地点执行所有核心任务。”
港媒介绍,梅恩克于1988年加入美国空军。在被提名为空军最高文职领导人之前,2020年,他被时任美国总统的特朗普任命为美国国家侦察局(NRO)首席副局长,至今仍担任该职务。
NRO是美国政府负责间谍卫星设计、组装和发射的机构。其间谍卫星会向高层政策制定者、情报界和国防部提供情报数据。梅恩克负责管理美国最敏感的卫星情报能力和军方太空投资组合,并且管理过多个下一代联合研发项目,涉及全球太空能力、光学传感器和先进结构。
如果他的提名得到确认,这意味着梅恩克将同时负责美国空军和太空军两大军种。在听证会上,他承诺,上任后将扩大太空军作为其首要任务之一,并且继续将矛头对准中国,强调美国必须加快太空能力建设。
另据美国“太空新闻网”(SpaceNews)报道,在回答共和党参议员的问题时,梅恩克说:“太空(力量)至关重要。我认为,这实际上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这种挑战来自于中国和其他国家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威胁——既包括对我们系统的直接威胁,也包括这些系统对我们整个部门的运作构成的威胁。”
梅恩克警告说,如果不加快创新,美国就有可能落后。
“在某些情况下,像中国这样实力接近的竞争对手的发展速度比我们更快,这最终将导致美国失去技术优势。”他补充道,“俄罗斯等竞争对手也正在部署高度升级的不对称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防战略委员会去年公布《2022年美国国防战略评估报告》,认为美国存在国防战略过时、军队结构不合理、国防工业产能不足等突出问题,无法应对中国和俄罗斯的双重威胁。
国防部新闻局副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大校对此回应强调,近年来,美方以自己的霸权思维镜像中国,以竞争和威胁的视角看待中国军队,渲染炒作所谓的“中国军事威胁”已经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其用意不过是为扩充自身军力找借口。中方历来坚决反对美方抱持冷战思维、制造激化矛盾、损害中国战略安全和利益的言行。
“我们要求美方树立正确对华认知,客观理性看待中国军力发展和战略意图,多做有利于维护两国两军关系、促进地区和平稳定的事。”张晓刚说。
特洛伊·梅恩克在空军部长提名确认听证会上,大肆炒作“中国威胁论”,提出一系列所谓应对“中国威胁”的举措,包括开发无人系统、加快太空能力建设等。其言论不过是美国为扩充自身军力寻找的借口。中国国防部坚决反对美方这种冷战思维和损害中国利益的言行,要求美方客观看待中国。
原创文章,作者:Edel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7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