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湖南)第22批援津医疗队在津巴布韦的重要进展。当地时间2025年3月27日,8名队员通过严格考核获得该国医师执业资格,至此10名成员全部完成认证。文章介绍了医疗队的组建模式、专业配置、后续工作安排以及队员们秉持的精神,展现了中津在卫生健康领域的合作。
在津巴布韦当地时间2025年3月27日上午,传来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中国(湖南)第22批援津医疗队的8名队员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出色的技能,成功通过了津巴布韦卫生部的严格考核,顺利获得该国医师执业资格。这一重要的里程碑意味着,中国(湖南)援津医疗队的10名成员(其中包含2名“老队员”)全部完成了医师资格认证,正式成为当地医疗体系中的“合法执业者”。
在庄重的仪式上,津巴布韦卫生部官员亲自为队员们颁发了证书,这不仅是对队员们专业能力的认可,更是中津两国在医疗领域合作的一个重要见证。
这支意义非凡的医疗队是由湖南省卫生健康委精心选派组建的,采用了别具一格的“2 + 8”新老接力模式。其中,2名留任骨干队员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普外科的张月明身为医疗队副队长,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卓越的领导能力,为团队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中医科的肖志强担任中国 – 津巴布韦中医药中心主任,他以上年度援非的宝贵经验为基础,致力于深化技术传承,将中医药的智慧和精髓传播到津巴布韦。
而8名新锐队员也毫不逊色,他们均为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专业配置精准地对接了津巴布韦的医疗需求。其专业领域广泛,涵盖了中医科、骨科、普外科、泌尿外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神经内科、儿科、放射科、麻醉科等多个医学领域。这使得医疗队具备了“急重症救治 + 慢性病管理 + 特色中医”的全链条服务能力。通过“新老接力”模式,凝聚了多学科的精锐力量,无疑将为中津卫生健康合作注入强劲的动能。
接下来,医疗队将正式入驻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最大的公立医院帕瑞仁雅塔瓦(Parirenyatwa)医院。在这里,他们将重点开展一系列意义深远的工作,包括中医适宜技术的本土化应用,让古老的中医药文化在津巴布韦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推广微创手术,为当地患者带来更先进、更高效的治疗手段;推进呼吸与危重症对口合作项目建设,提升当地在这一领域的医疗水平;开展临床技能培训,为当地培养更多优秀的医疗人才;优化传染病防控体系,为保障当地民众的健康筑牢防线。
医疗队的目标十分明确,那就是以“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为核心,构建全方位的“传帮带”机制。通过这种方式,真正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让津巴布韦的医疗事业能够实现自主、可持续的发展。
第22批援津医疗队队长郑兴友坚定地表示:“我们不仅是医疗队,更是中非友谊的‘种子’。这张执照不是终点,而是让中国经验扎根非洲的新起点。”第22批援津医疗队员将继续秉承“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援外医疗队精神,积极践行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为深化中非合作持续注入温暖而强大的力量。
中国(湖南)第22批援津医疗队获得津巴布韦医师执业资格,标志着中津医疗合作迈出重要一步。该医疗队采用“2 + 8”新老接力模式,专业配置丰富,具备全链条服务能力。入驻当地医院后,将开展多项工作并构建“传帮带”机制,队员们秉持援外精神,为深化中非合作贡献力量。
原创文章,作者:Edel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7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