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晚上睡前饥饿这一常见现象展开,详细探讨了饿着肚子睡觉的危害、适合吃夜宵的人群、夜宵吃不对的风险以及睡前饥饿时的正确吃法,旨在为读者提供科学的饮食健康建议。
在宁静的夜晚,当你准备进入梦乡时,肚子却突然咕咕叫,那种特别想吃东西的欲望是不是瞬间涌上心头?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此时,摆在面前的是一个艰难的抉择:是饿着肚子睡觉,还是吃点夜宵来满足口腹之欲呢?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饿着肚子睡觉对身体的危害。一般来说,食物在胃里排空的时间大约为4 – 5小时。假如你在18点吃完晚饭,到22点的时候,胃里的食物基本就排空了。这时,身体会分泌一种被俗称为“胖素”的激素,它会让你产生强烈的进食欲望。与之相对的“瘦素”,只有在睡眠状态下才会分泌。所以,不少人会发现,睡得越晚就越想吃东西,甚至饿得难以入睡。
长期饿着肚子睡觉,对身体的危害不容小觑。其一,容易引发胃炎、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无论是否进食,胃肠道都会分泌胃酸,而胃酸是一种强酸。如果胃酸直接与胃黏膜接触,时间一长,就很容易导致胃炎、胃溃疡等问题。其二,会影响睡眠质量。饿着肚子睡觉可能会让人出现心慌、出汗、乏力、手抖等症状,严重时会使人难以进入深度睡眠。其三,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空腹睡觉可能会引发“黎明现象”,情况严重的话,甚至会导致昏迷。
那么,哪些人适合吃夜宵呢?
糖尿病患者为了避免出现“黎明现象”,保证夜间血糖平稳,一般建议在睡觉前吃一些健康食物。
胃病、肝病患者由于容易出现食欲下降的情况,虽然很容易感到饥饿,但吃一点就饱了。吃夜宵能够让他们在夜间维持营养吸收。如果把加餐安排在白天,可能会影响正餐。所以,建议在晚饭两小时后吃一些夜宵,比如粥、馒头、面条、小馄饨等,夜宵的量可以和正餐一样。
消瘦的老年人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再加上患有基础疾病,往往会出现食欲不振、饭后容易腹胀的情况,导致体重持续下降。这时候,建议养成睡前加餐的习惯,这样一方面不会影响一日三餐,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胃肠道吸收营养,防止体重进一步下降。
然而,如果夜宵吃不对,也会带来不少风险。
一是容易导致肥胖。夜间人体活动减少、代谢减慢,睡前增加饮食,多余的能量就会被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从而引起体重增加。
二是可能会引起失眠。睡前吃得太饱,会使大脑处于活跃状态,进而导致失眠。
三是会增加胃肠负担。夜间睡眠时,胃肠道蠕动减弱,消化液分泌相应减少,睡前额外进食会加重胃肠道的负担,导致消化不良、食物反流、恶心、呕吐等症状。
四是可能引发胃食管反流。很多人习惯在睡前喝牛奶,虽然牛奶营养丰富,其中含有的色氨酸等成分有安神助眠的作用,但在睡前饮用可能会引起胃食管反流。烧心、胸骨后疼痛、咽部不适、慢性咳嗽、哮喘、鼻窦炎等,都可能是胃食管反流的表现。
五是会损害肾功能。像烧烤、火锅、炸鸡、泡面等高盐、高油的夜宵,会引起体内水钠潴留,增加肾脏的代谢负荷。
既然如此,睡前饿了到底应该怎么吃呢?
⏰建议在临睡前1 – 2小时吃夜宵。不建议吃完夜宵马上睡觉,因为这样不利于肠胃健康和入眠。
尽量选择清淡的食物,比如燕麦片、全麦面包、苏打饼干、苹果等,这些食物不容易给胃肠道增加负担。
️不要吃得太饱,上床睡觉前只要保证没有饥饿感即可。吃得太饱再睡觉,很容易让身体把额外的热量储存为脂肪,导致肥胖。
看完记得转给你关心的TA~
本文全面探讨了睡前饥饿的相关问题,包括饿着肚子睡觉的危害、适合吃夜宵的人群、夜宵吃不对的风险以及正确的吃法。提醒我们在面对睡前饥饿时,要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是否吃夜宵以及吃什么、怎么吃,以保障身体健康。
原创文章,作者:Isaia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8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