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岁的云南退伍军人普玉虎在拉萨的创业故事。他在创业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食材采购成本高的问题。而拼多多引领的电商西进政策,为他降低了采购成本,助力他的餐厅发展,同时也重构了高原的商业生态,还展现了他对家人的思念以及坚持实现自我价值的决心。
在藏历新年之际,高原夜晚的天空格外干净澄澈,偶尔烟花的爆炸声会打破这份宁静。在拉萨的一家云南菜馆后厨里,普玉虎正专注地核对刚到的包裹。他这是在为藏历新年后的营业做充分准备,只见来自拼多多的干辣椒、木耳、八角、花生等食材整齐地码放着,散发出熟悉而诱人的香气。
普玉虎是一位42岁的云南保山人,他已经在拉萨开启创业之旅两年了。从曾经的退伍军人转变为如今的餐饮老板,从云南跨越到西藏,他所跨越的不仅仅是地理上的距离,更是创业道路上的一道道艰难险阻。而拼多多引领的电商西进潮流,成为了他实现“高原创业梦”的重要支撑。
▲42岁的云南人普玉虎,退伍后毅然选择来到拉萨创业。
退伍军人的创业路:从军营到高原 从合伙到单干
普玉虎的创业故事源于他对“舒适圈”的勇敢逃离。18岁那年他应征入伍,开启了长达12年的军旅生涯,辗转于四川、云南等地。在部队从事后勤工作的经历,让他对食材采购、仓储管理等方面有了深刻的理解和丰富的经验。2015年底退伍时,他果断拒绝了老家云南保山体制内的安置机会,决心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普玉虎说自己是个热爱自由的人,他表示:“不想过朝九晚五的生活,那就试试看自己能折腾出什么名堂。”
此后的几年里,普玉虎跑遍了全国许多地方,但始终没有找到能够扎根发展的方向。直到2023年,一次自驾前往西藏的经历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他说:“拉萨的天空特别蓝,这里的人直来直去,没有那些复杂的应酬。”于是,他带着自己的全部积蓄,离开了云南,在拉萨租下一间铺面,开启了在拉萨的第一次餐饮创业之旅,与朋友合伙经营云南杀猪菜。
然而,首店因为与合伙人理念不合而分家,普玉虎带着自己的积蓄“另起炉灶”,在郊区开了一家外卖店——“老兵烧烤”,主要经营烧烤和“林卡”(藏式郊游)零食。新店的选址比较偏僻,客源很不稳定,再加上拉萨的人工、租金成本都很高,月均开支达到了数万元。为了吸引本地客源,普玉虎想出了将云南烧烤与藏式“林卡”相结合的办法。据他介绍,在周末的时候,藏族家庭常常会聚集在郊外的帐篷里,喝酒唱歌,这方面的市场需求还是比较大的。
普玉虎选择从事餐饮业,一方面是因为家族传承,他的父亲和妹妹都从事餐饮行业;另一方面也是基于现实的考量。他说:“我的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在部队积累的后勤经验让我对成本管控得心应手。”然而,高原创业面临的挑战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冬季长达4个月的“空窗期”、本地食材价格高昂、供应链不稳定……其中,最让他头疼的就是食材的采购问题,尤其是云南特色食材。
在拉萨的批发市场,由于高原地区运费昂贵,同样规格的干辣椒,在拉萨一袋大概要14元左右,而在他的老家可能只要9元。普玉虎无奈地说:“若按传统渠道进货,利润可能会被食材成本吃掉近10%。”起初,他尝试从云南发货,但运费实在太高;转向本地批发市场后,成本压力依旧没有得到解决。
“拼多多包裹进店那一刻,我知道赌对了”
转机出现在2024年。随着电商西进的全面铺开,西藏的快递量迅速增长,包邮政策吸引了更多的商家加入。普玉虎的店铺抓住了这个机遇,通过线上采购降低了成本,同时以“家乡味”吸引并留住了顾客群体——店里30%的顾客是云南老乡,30%是本地藏族人,其余的则是游客。一位常客评价说:“千里之外还能吃到家乡味道,能解乡愁。”
普玉虎介绍说:“我们餐厅的人均消费在80元左右。”引入了拼多多采购之后,人均消费的原材料成本能够降低7 – 8元。他算了一笔账:“五个人的消费,利润就能多出35 – 40元。”他表示,这看似微小的差额,在高原创业中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回忆起最初在拼多多购买食材时的情景,下单时既惊喜又忐忑:“这么远能送到吗?质量行吗?”一周后,包裹准时送到了店里,食材和自己在市场购买的毫无区别,这让他知道自己“赌”对了。此后,木耳、干辣椒、花椒、八角、花生等食材陆续被列入了拼多多的采购清单。普玉虎发现,同样规格的辣椒,在拼多多上也只卖9元,和老家的价格一样。
就在几天前,普玉虎第一次尝试在拼多多购买土豆,他说:“拼多多上的价格是一斤1.5元,菜市场大概是2元多一点。”如今,他的后厨里,拼多多包裹与本地鲜货各占一半。耐储存的干货、冻品通过“中转集运包邮”模式,从西安中转仓统一配送至拉萨,平台承担二段运费。这一政策让商家与消费者都无需额外负担偏远地区的物流成本,也让普玉虎的采购成本直接降低了25% – 30%。
普玉虎展示着手机里的订单记录说:“最近几天,我才刚下了4000多元的订单。”订单里有花生、八角、花椒、干豆腐……二十余种食材从各地发往高原。对于物流速度,普玉虎也十分满意。他说:“基本上几天就能到,偶尔晚个一两天也正常,尤其109国道上来的物流车,遇到大雪封山多个一天两天很正常,但总能到。”
普玉虎坚定地说:“跟老家同等的价格,拼多多平台能给我同等的货,我们以后的用量肯定会越来越大。”
▲电商西藏包邮后,极大解决了食材购买难题。
电商西进:重构高原商业毛细血管
聊起未来的规划,普玉虎显得十分务实。他打算先稳住现有的门店,然后再逐步进行扩张。如今,他更看重创业的“过程价值”,不再过于纠结客源的波动,而是专注于提升菜品的质量。比如,他会将从拼多多采购的花椒与云南老家的货品进行对比测试,看看网购的土豆和当地的土豆有什么区别……这些成了他每晚必做的“功课”。
普玉虎的故事,是拼多多引领电商西进的一个生动缩影。2022年以来,拼多多通过“中转集运包邮”“免二段运费”等政策,鼓励平台商家将西藏、青海等西部偏远地区纳入“包邮区”。在拉萨,像普玉虎这样依托电商降低成本的小微创业者,正以“云采购 + 本地服务”的模式重构着高原的商业生态。
一位奋战在一线的快递从业者说:“不是没有需求,是过去他们的需求没有被看见。”如今,在海拔4500米的羌塘草原,牧民能够在拼多多上购买冰柜;西藏人民也能吃上平价的新鲜椰子,再也不用花80元一斤的高价去市场上购买。“再也不用买10块钱的东西,却要付28元的运费。”在普玉虎的店里,类似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云南的菌干、四川的花椒、东北的木耳,通过一个个包裹不断扩大着高原的味觉地图。
普玉虎自己也逐渐融入了拉萨的生活,从他的饮食习惯上就能略见一二。他笑着说:“藏面、甜茶、酥油茶、糌粑、油饼等藏餐早点我都吃,云南的米线、面条我也吃。”他还学会了藏语问候,能听懂“吃饭”“睡觉”等简单词汇。每逢节日,他会带着从拼多多购买的普洱茶去拜访藏族朋友,而对方会回赠牦牛肉干。拼多多不仅是普玉虎的“生意伙伴”,也成了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藏漂”一起分享热气腾腾的家乡味。
傍晚时分,普玉虎站在店门口,看着快递员将新到的拼多多包裹搬进后厨。青藏高原的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仿佛串联起了云南保山的梯田与西藏拉萨的雪山。这时,手机响起,是儿子打来的电话:“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
异地创业,普玉虎对家人的思念比雪山还要难以逾越。他一年只能回家两三次,每次待几天就要匆匆返回西藏。因为在外创业,和家人聚少离多,普玉虎坦言对9岁的儿子充满了思念与愧疚。他说:“想肯定会想,我们在云南保山的时候也是这样,一个月见不了几次,我们回家的时候他睡了,他上学的时候我们还没起。最亏欠孩子的就是没有时间陪他。”
家人常常劝他回云南,但普玉虎有自己的坚持。他说:“给我5年时间,既然当时30岁选择跳出舒适圈,最起码证明一下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不想我这辈子碌碌无为,我不要让自己留太多遗憾。至于成功与否,在自己努力之后,结果其实已经不是很重要了。”
远处,布达拉宫的轮廓渐渐隐入暮色,而高原上的包裹仍在运输的路上——它们载着食材、衣物、家电,也载着普通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在这条横跨2000公里的创业路上,普玉虎的餐厅,正用热气腾腾的家乡味,见证着时代红利的悄然抵达。
退伍军人普玉虎在拉萨创业的故事。他在创业过程中遭遇诸多难题,尤其是食材采购成本高。拼多多引领的电商西进政策为他降低了成本,助力其餐厅发展,也重构了高原商业生态。同时,展现了他对家人的思念和坚持实现自我价值的决心,体现了时代红利给普通人创业带来的机遇和改变。
原创文章,作者:Edel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8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