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琴口岸:从传统到智慧,见证琴澳“三通”新跨越 通关便利化,横琴口岸成粤澳融合发展“助推器”

本文聚焦横琴口岸客货车粤澳联合一站式车道启用满一年这一重要时间节点,详细介绍了该车道带来的通关便利,以及横琴口岸在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等方面的创新实践,展现了琴澳融合发展的新态势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今年3月18日这一特殊的日子里,横琴口岸客货车粤澳联合一站式车道正式启用已满1年。这一年对于横琴口岸而言,是通关效率大幅提升、粤澳交流日益密切的一年。据拱北海关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8日15时,拱北海关所属横琴海关累计验放进出境车辆的数量超过了259万辆次。与之前相比,同比增长幅度超过了33%,而且单日最高流量更是突破了9100辆次。如此庞大的车流量和显著的增长数据,充分体现了横琴口岸在粤澳交流中的重要地位。

“现在通关非常方便!”每日往返琴澳两地工作的澳门居民阮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难掩兴奋之情。她回忆道,“以前通关的时候,需要在两地口岸分别排队,还得两次下车进行验放,整个过程至少需要5分钟。而现在,只要把车停一次,提交一次资料,不到一分钟就能完成全部的通关手续。”该车道采用了全国首创的粤澳联合一站式系统,实行车辆“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的通关模式。在这个模式下,横琴海关等粤澳5家联检单位在同一通道、同一平台上,通过“一次采集、分别处置、联合验放”的方式,实现了车辆平均仅用23秒经过一次查验即可完成通关。这一创新的通关模式,大大节省了通关时间,提高了通关效率。

联检模式的创新,不仅仅是通关流程的优化,更是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的生动实践。去年3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实施了“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分线管理政策。作为“一线”的横琴口岸,在这一年里变得愈加便捷畅通。这种便捷不仅加快了“琴澳同城”的脚步,让琴澳两地的联系更加紧密,也促使越来越多的澳门居民选择在横琴居住、就业、创业。在分线管理政策正式实施后不久,横琴口岸除了启用客货车粤澳联合一站式车道外,还开通了随车人员验放厅。这两项“硬联通”基础设施的完成启用,极大地便利了澳门居民开车携亲友过关,将澳门居民驾驶车辆来往横琴的平均通关时间缩短至100秒。

矗立在琴澳之间的横琴口岸,有着独特的发展历程。2000年3月正式开通时,它是由靠摆渡相连的两个口岸组成。25年来,横琴口岸历经四代更迭,从最初的传统口岸,逐步蜕变成如今粤澳联合肩并肩、一站式作业的智慧枢纽。它不仅是琴澳基础设施“硬联通”的重要体现,如道路、桥梁等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也是规则机制“软联通”的见证,像通关政策、管理制度等方面的衔接;更是琴澳居民“心联通”的象征,拉近了两地居民的心理距离。伴随着通关便利化的不断推进,近年来横琴口岸呈现出愈加繁荣兴旺的景象,客流量和车流量不断增加。在2024年全年,经横琴口岸出入境的客流超过了2280万人次,车流约240万辆次,同比分别增长36%和24%。

“潮涌琴澳万象新。”如果把横琴比作粤澳融合的一片热土,那么横琴口岸无疑就是这片热土上最炙热的火苗。它折射着城市的蝶变,见证了横琴从一个相对落后的地区发展成为如今充满活力的合作区;升腾着创新的活力,无论是通关模式的创新,还是基础设施的建设,都展现了横琴口岸不断创新的精神;跳动着合作的激情,体现了粤澳两地在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深入合作。广东省委横琴工委副书记、省政府横琴办主任,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委会副主任聂新平表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是国内国际双循环交汇的地方,是制度创新、规则衔接的富矿。”未来,要持续提升琴澳一体化水平,扎实推进“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要聚焦“琴澳居民所需、企业发展所求、应用场景所要”,形成更务实、更管用的衔接对接举措。同时,要进一步围绕产业发展、民生融合、海关监管、税制一体化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存在的堵点、痛点、难点,充分研究结合内地、澳门乃至国际最先进规则做法,大胆探索、敢于创新,不断破解规则制度衔接壁垒,真正将“两制”之利充分发挥出来。

本文围绕横琴口岸客货车粤澳联合一站式车道启用满一年展开,阐述了其带来的通关便利和效率提升,展示了横琴口岸在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上的创新实践以及琴澳融合发展的成果。未来,横琴口岸将继续在提升琴澳一体化水平上发力,通过不断创新破解规则制度衔接壁垒,充分发挥“两制”优势,推动粤澳深度合作迈向新高度。

原创文章,作者:Edel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8314.html

(0)
EdelineEdeline
上一篇 2025年3月30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3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