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缅甸地震后中国各方的救援行动,涵盖了海关保障通关、云南筹措物资、中国红十字会与澳门红十字会提供援助以及中国救援队奔赴灾区等多方面内容,展现了中国在国际救援中的积极作为。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昆明海关了解到,在缅甸发生地震之后,中缅边境的各个口岸依旧保持着正常的通关状态。为了应对地震后的紧急情况,海关迅速启动了震后应急通关协调机制。在通关现场,海关安排了关员进行24小时不间断值班。并且,及时开通了“绿色通道”,其目的就是要确保救援物资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灾区,救援人员能够迅速抵达救援现场,那些需要入境就医的人员也能够在第一时间完成验放通关手续,得到及时的救治。
在得知缅甸发生地震的消息后,云南德宏州迅速行动起来,紧急筹措了一批抗震救灾物资,全力驰援缅甸的抗震救灾工作。
3月29日下午,我们看到有11辆卡车满载着抗震救灾物资,从瑞丽姐告口岸的货物通道缓缓驶入缅甸。据了解,这批物资非常丰富,其中包括大米、方便面等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还有帐篷、床上用品等可以为受灾群众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物品。此外,还配备了双氧水、纱布绷带、云南白药、抗生素等各类医药品,能够满足受灾群众在医疗方面的紧急需求。海关相关工作人员同样高度重视这批物资的通关工作,安排了人员进行24小时值班,并且开通了绿色应急通道,就是为了保证救援物资、救援人员以及入境就医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快速完成验放通关。
中国红十字会在缅甸地震发生后,也立刻采取了行动。经缅甸红十字会,中国红十字会向灾区提供了紧急物资援助。这批援助物资包括300顶帐篷,这些帐篷可以为受灾群众提供临时的居住场所;2000床毛巾被,能让受灾群众在夜晚感受到温暖;600张折叠床,解决了部分群众的睡眠问题。此外,还有可满足2000个受灾家庭使用的赈济家庭包等。这些物资是从云南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进行调拨启运的。并且,中国红十字会表示会持续关注缅甸的救灾需求,根据实际情况继续给予人道援助。
澳门红十字会也在3月29日表达了对缅甸抗震救灾工作的支持。他们表示,在第一阶段已经通过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紧急拨付了5万美元的援助款项,用于支援缅甸的救灾工作。同时,未来还会根据实际需求随时提供进一步的援助。
中国救援队的行动同样令人瞩目。3月29日,中国救援队一行82人抵达了仰光机场。之后,他们转乘大巴继续向受灾严重的曼德勒进发。据了解,曼德勒是本次缅甸强震中受灾最为严重的地区,目前该地区的高速公路处于封闭状态,手机信号也是时有时无。中国救援队队长赵明介绍,当救援队抵达灾区后,将接领具体的搜救任务,会派出救援小队对执行任务的现场进行实地勘查,同时会选择安全合适的位置搭建营地,为后续的救援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本文详细介绍了缅甸地震后中国各方的救援行动,海关保障通关顺畅,云南筹措物资,中国红十字会和澳门红十字会提供物资与资金援助,中国救援队奔赴灾区,充分展现了中国在国际灾难面前的责任担当和人道主义精神。
原创文章,作者:modes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8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