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深圳市国资委举办科技创新对接会的相关情况,包括推介5个开放共享科创平台、集中签约9个项目,介绍了平台特色和签约项目涉及领域,还提及了深圳国企近年来的研发投入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目标。
签约现场。此图由深圳市国资委提供。
人民网深圳3月18日电 (刘森君)3月18日这一天,深圳市国资委精心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国企民企同频共振 智汇科技共赢未来”的科技创新对接会。在这场对接会上,深圳国资国企带来了令人瞩目的5个开放共享科创平台进行推介,同时还举行了集中签约仪式,成功签约9个项目。
本次活动其实是深圳市国资委助力全市打造最优科技创新生态和人才发展环境系列行动中的重要一环。
活动中所推介的5个开放共享科创平台,每一个都独具特色。其中包括重投集团的“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深圳综合平台”,智城集团的“‘智启’城市智能体创新开放平台”,投控公司的“国家863计划材料表面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城安院的“国家级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以及特区建工集团的“龙岗低空智能融合测试基地”。
这些平台广泛涵盖了人工智能、半导体技术创新、新材料研发、城市安全保障、低空智能融合等多个热门领域,其目标明确,就是要全力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
就拿重投集团的“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深圳综合平台”来说,该平台聚焦于打造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第三代及第四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中试转化集聚中心、产业合作促进中心。通过这样的定位,它能够有力地支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行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在签约仪式环节,现场气氛热烈。共有10家深圳市属国企的9个项目与10家民企及科研院所成功完成签约。这些签约项目涉及半导体、智能检测、光通信、安全监测等多个前沿科技领域,它们的签约将有力推动相关技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
以智城集团为例,它与广东省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携手推进数字孪生城市具身智能训练数据集项目。这个项目意义重大,将为各类具身智能设备提供多尺度、多场景、多模态、可调控、高仿真的训练数据集与配套软件平台环境。
据了解,在近3年来,深圳市属国企展现出了强大的创新活力,其研发投入增速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国家级和省级创新载体、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分别增至113个、178家、81家。
深圳市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他们有着明确的目标。力争到2025年,市属国资系统国家级、省级创新载体达到130个。同时,推动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深圳综合平台、城市智算统筹调度平台等一批创新载体提供科研公共服务1000家次以上。通过这样的举措,在延链补链强链固链中推动国企民企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从而在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更大力度上实现资源共享、平台共用、生态共建。
本文围绕深圳市国资委举办的科技创新对接会展开,介绍了5个开放共享科创平台和9个签约项目,展示了深圳国企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和成果,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体现了深圳通过国企民企合作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决心和举措。
原创文章,作者:Edel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