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江苏发布的“求索计划”展开,介绍了该计划的发布背景、内容、各方观点,还提及江苏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中国创新药面临的问题。
在生物医药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江苏以一项重大举措开启了加速竞逐新赛道的征程。
3月29日,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会议——神经与肿瘤药物研发全国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会在南京盛大召开。会议现场,备受瞩目的全国重点实验室“求索计划”正式发布。这一计划瞄准了全球10大医学难题,面向海内外广泛征集从0到1的颠覆性创新项目。值得一提的是,众多全球顶尖科学家齐聚于此,其中包括数位诺贝尔奖得主与院士,他们的参与为这场创新盛会增添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创新活力。
此次大会发布的“求索计划”可谓是重磅出击。该计划由11位中国科学院及工程院院士组成的专家团队进行方向性规划。针对神经与肿瘤领域的全球10大医学难题,计划将在未来持续5年累计投入20亿元,全力征集和支持从0到1的颠覆性创新项目。如此大规模的投入和明确的目标,彰显了江苏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决心和雄心。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丹·谢赫特曼在会上分享了他对于创新的见解。他基于自身丰富的经验指出,政府要大力鼓励创新。例如,可以建立一个专门的基金,任何一家企业只要对新产品有很好的想法,都可以向这个基金提出支持产品研发的申请,政府作为合作伙伴与企业共同开展创新,实现风险共担。他强调,这一点对于推动创新至关重要。
先声药业执行董事、神经与肿瘤药物研发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唐任宏也表达了对“求索计划”的期待。他表示,希望能够充分利用江苏、南京在科研力量、教育资源、临床资源方面的协同优势,结合企业本身在药物开发、推进以及资金投入的储备,在神经领域、肿瘤领域把药物开发好,从而帮助到更多的病人群体。
南京江北新区也积极响应“求索计划”,将领衔多元化资本在5年内投入20亿元全程匹配该计划。这一举措旨在打造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的示范项目,为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近年来,中国创新药正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逐渐从“跟跑”向“领跑”梯队靠拢。特别是在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细胞与基因疗法等前沿领域,一批展现出卓越疗效的创新药物正蓄势待发。作为生物医药大省的江苏,创新步伐也在不断加快。2024年,江苏省新获批上市药品352个,其中创新药13个,为历年来最多,全省生物医药集群实现开票销售超4600亿元。
然而,尽管中国创新药前景广阔,但由于起步晚等原因,依然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热门靶点同质化、创新回报不及预期等问题。从国际经验来看,现阶段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除了依靠基础研究和源头创新的驱动外,更需要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为产业高质量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江苏发布“求索计划”的相关情况,包括计划针对神经与肿瘤领域全球10大医学难题,5年投入20亿征集从0到1的颠覆性创新项目,以及各方对计划的看法和期待。同时介绍了江苏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成果和中国创新药面临的问题,强调了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对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原创文章,作者:Sere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8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