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重庆市巴南区南泉街道开展垃圾分类进校园活动,走进福鹿社区幼儿园为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垃圾分类课,包括课堂讲解、实物展示、游戏体验等环节,还介绍了后续街道将进一步推广垃圾分类理念。
为了积极助力“创文”工作的有序开展,在3月25日这一天,重庆市巴南区南泉街道精心组织的垃圾分类进校园活动,走进了辖区内的福鹿社区幼儿园。这一活动宛如一场知识的春雨,为天真可爱的孩子们送上了一堂生动且充满趣味的垃圾分类课。
在课堂之上,专业的垃圾分类宣传员充分发挥自身的讲解能力,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向孩子们阐述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这四大类垃圾的分类标准。为了让孩子们能够更加直观、形象地理解这些相对抽象的概念,宣传员还特意进行了实物展示。不仅如此,宣传员还采用了趣味化的比喻,例如“过期药片穿红衣服住红桶,香蕉皮穿绿衣服回绿家!”这样形象的表述,就像一把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孩子们对垃圾分类知识好奇的大门,让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随后进入了精彩的游戏环节。孩子们手持印有电池、塑料袋、树叶等各种物品的卡通卡片,仿佛化身成为一个个小小的垃圾分类小能手,认真地将垃圾进行模拟投放。在这个过程中,志愿者们始终耐心地陪伴在孩子们身边,当孩子们出现错误投放行为时,志愿者们会及时给予纠正,并详细地讲解正确的分类方法。孩子们在“听讲解 + 动手做”的沉浸式体验中,反复练习分类技巧,对垃圾分类的理解也变得更加深刻。
据悉,垃圾分类进校园、进课堂宣传活动是南泉街道开展“创文”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接下来,该街道还将加强与学校的联动与合作,进一步将垃圾分类理念巧妙地融入小朋友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就像在小朋友们的心里种下一颗绿色环保的种子,街道希望通过持续的努力,让垃圾分类理念深深根植在孩子们的童心中,逐步引导孩子们养成“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的良好习惯。
本文围绕重庆市巴南区南泉街道垃圾分类进校园活动展开,介绍了活动在福鹿社区幼儿园的具体开展情况,包括课堂讲解、游戏体验等环节,体现了活动的趣味性和教育性。同时,说明了该活动是街道“创文”工作的一部分,后续还将持续推进,以培养孩子们的环保习惯。
原创文章,作者:Sere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6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