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住宅项目规范》展开,介绍了规范的实施时间、具体标准,分析了其对房地产市场和居住品质的影响,还探讨了购房者关心的房价问题以及住宅建设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3月31日,住房城乡建设部重磅发布了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这一规范涵盖了众多与居民居住息息相关的标准,像住宅建筑层高不低于3米、4层及以上住宅需设置电梯等内容。
记者了解到,《规范》自5月1日起正式实施。它以安全、舒适、绿色、智慧为目标,对住宅项目从建设、使用到维护的各个环节都作出了详细规定。具体来说,新建住宅建筑的层高要达到不低于3米的标准,4层及以上的住宅必须设置电梯。同时,要求公共移动通信信号要覆盖到公共空间和电梯轿厢内,空调室外机需要安装在专用平台,并且还针对不同气候区规定了供暖、空调设施的设置要求。
4月1日,有专家向极目新闻记者分析指出,《规范》的出台意义重大。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规范的出台将引导房地产企业积极进行转型和创新。企业需要通过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质量,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进而推动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循环。《规范》不仅有助于提升居民的居住品质,还将为房地产市场注入新的活力,对去库存和房屋销售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严跃进特别提到,《规范》新增了“智能化”一栏,“网络”和“信号”这两个关键词首次出现,充分体现了对好房子“智慧”要素的导入。以电梯为例,过去很多电梯间手机信号不好,这不仅会带来不愉快的体验,甚至可能引发一些风险。而此次明确要求无线信号需要覆盖公共空间和电梯轿厢,以后在电梯里也能自由打电话了。
对于购房者普遍关心的新房价格是否会提高的问题,严跃进给出了解答。他表示,《规范》的实施对房价会有一定的微弱影响,但绝对不会成为影响房价的核心因素。就像阳台护栏的标准增加0.1米,建造成本会相应增加,但这对于房价的影响比重非常微弱,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此外,严跃进还分析了住宅建设未来的发展趋势。他指出,智能化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已经成为小区发展的重要方向。如今,居民对电梯的互联网信号覆盖、小区的智能化设施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住宅建设不能仅仅局限于建筑层面的固定内容,还需要充分考虑居民需求的动态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而且,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不断增加,适老化改造也成为住宅项目亟待突破的重要内容。未来的住宅需要更多地考虑老年人的需求,比如增加扶手等无障碍设施、建设老年人娱乐教育设施等。
严跃进强调,当下居住环境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住宅建设必须紧跟市场需求,从智能化、适老化等多个方面进行创新和突破,从而打造出更加宜居、便利的现代化居住社区。
本文围绕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住宅项目规范》展开,介绍了规范内容、实施时间,分析其对房地产市场和居住品质的积极影响,回应了购房者对房价的担忧,还探讨了住宅建设智能化、适老化的发展趋势,强调住宅建设要紧跟市场需求进行创新突破。
原创文章,作者:Dermo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0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