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2024年A股上市公司的分红情况,介绍了当前A股分红的规模、企业及行业表现,分析了分红意愿提升的原因和呈现的特征,同时也指出了部分企业“掏空式”分红的现象及应对措施。
在2024年,随着A股年报的密集披露,上市公司纷纷拿出大手笔的分红预案,为投资者带来了一场回报盛宴,掀起了新一轮的投资者回报热潮。
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4月1日,A股市场已经有821家上市公司公布了2024年度的分红预案,现金分红总额达到了惊人的1.01万亿元。其中,工商银行、中国移动、建设银行、招商银行这四家企业表现尤为突出,现金分红总额均超过500亿元,分别为586.64亿元、535.78亿元、515.02亿元、504.4亿元。
新“国九条”明确提出,要强化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监管。旨在增强分红的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推动上市公司实现一年多次分红、预分红以及春节前分红。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也鼓励董事会根据公司的发展阶段和经营状况,制定并披露中长期分红规划,增加分红频次,优化分红节奏,合理提高分红率,以此增强投资者的获得感。
在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的双重推动下,A股上市公司的分红意愿显著提升,呈现出“三高”特征,即分红金额高、分红比例高、分红频次高。市场分析人士预测,到4月底A股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结束时,A股企业的现金分红金额有望再创新高。
值得关注的是,有21家上市公司的年度派现金额突破了百亿元。此前,在全国两会经济主题记者会上,证监会主席吴清介绍,2024年全市场分红达到2.4万亿元,分红金额创下了历史新高。超300家上市公司在今年春节前2个月实施分红,金额超3400亿元,同样创造了历史纪录。吴清表示:“经过计算,市场的分红回购已远超IPO、再融资和减持的总规模,沪深300指数股息率达到3.4%,投资和融资更加协调的市场生态正在加快形成。”
进入3月,A股市场的分红热潮持续升温。从目前已披露的2024年度分红预案来看,合计有119家上市公司派现金额超过10亿元,其中21家企业派现金额超过百亿元,央国企成为了分红的主力。
从行业分布来看,银行、煤炭、石油石化、交通运输、家电、食品饮料等行业依然是A股的分红大户。在2024年度现金分红超过10亿元的119家上市公司中,有15家来自银行,8家来自券商,7家为交通基础设施企业,这三个行业共同构成了A股分红的第一梯队。建筑与工程、家电和机械行业紧随其后,各有6家企业派现金额超过10亿元。
在这些积极分红的上市企业中,有不少是多次派现的企业。也就是说,在本次年度分红前,它们还曾进行过中期分红、季度分红或特别分红。其中,有19家公司在2024年度累计宣告的分红次数达到3次。
以歌尔股份为例,在2024年中报披露时,该公司曾进行每10股派0.5元(含税)的中期分红,合计派现1.69亿元。此后,在2024年三季报披露后,又向全体股东实施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元(含税),累计分红3.44亿元。此次2024年年报披露后,歌尔股份又推出了每10股派发现金1.5元(含税)的年度分红方案,拟派现5.18亿元。通过这三次利润分配,歌尔股份累计现金分红金额高达10.31亿元,创下了历史新高。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认为,企业承诺中期分红及多次分红能够平衡股东回报与资金需求,既可以响应监管号召与市场趋势,也能更好地满足外资偏好。如果企业现金流充裕,中期或多期分红可以缩短回报周期,提升投资者信心。另外,境外投资者重视稳定分红,多次分红能够吸引长期资金,比如外资持股的化工、电子行业企业更倾向于高频次派息。
如果从2024年全年已宣告的分红金额来看,截至目前,A股市场合计有1609家企业进行现金分红,宣告总金额合计1.7万亿元。其中,工商银行、中国移动、建设银行三家企业2024年宣告的累计分红金额超过千亿。
综合全年来看,在已披露2024年度分红计划的企业中,有47家企业股息率超过5%,其中东方雨虹和中远海控股息率超过10%。据了解,中远海控在2024年两度宣告分红。2024年末期,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1.03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约161.31亿元(含税)。加上中期已分配的现金红利,本年度公司累计现金分红总额约244.31亿元,占全年净利润的比例约50%。
虽然分红能力强的上市公司更易获得资金青睐,形成资源向优质企业集中的效应,但业内人士也提醒,需要防止出现“掏空式”分红或影响上市公司正常经营的大比例分红行为。
近日,东方雨虹、金域医学、双汇发展等企业的“高现金分红”引发了市场关注,被投资者质疑为“掏空式”分红。
东方雨虹2024年年度权益分配预案显示,公司在2024年净利润暴跌的基础上,以总股本238866.91万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18.50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44.19亿元(含税),不送红股,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然而,公司2024年上半年已派发现金红利14.62亿元(含税),叠加此次分红预案,公司2024年现金分红高达58.81亿元。东方雨虹年报显示,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80.56亿元,同比下降14.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8亿元,同比大幅下降95.2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24亿元,同比下降93.28%。换句话说,东方雨虹的全年累计分红是同期归母净利润的54倍。截至2024年报告期末,东方雨虹账面现金(货币资金与交易性金融资产)为77.97亿元,剔除受限资金及计划现金分红资金,公司账面现金大约剩下30亿元左右。而2024年期末,公司仅短期债务就高达55.39亿元。
此外,双汇发展在收入四连降,净利润创三年来新低之时,也抛出了一份近100%的现金分红方案。年报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595.6亿元,同比微降0.6%;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9亿元,同比略降1.3%。但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7.5元(含税),共计发放现金约26亿元。而2024年中报时,双汇发展也送出每10股派6.6元(含税)的分红方案,派现金额合计为22.87亿元。由此,全年公司累计分红金额达到48.87亿元,占到了双汇发展归母净利润的97.9%,基本实现了“掏空式”分红。
《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3号——上市公司现金分红(2023年修订)》等规范性文件明确指出,要加强对异常高比例分红企业的约束,引导企业合理分红。强调上市公司制定现金分红政策时,应综合考虑自身盈利水平、资金支出安排和债务偿还能力,兼顾投资者回报和公司发展。对资产负债率较高且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不佳,存在大比例现金分红情形的公司要保持重点关注,防止对企业生产经营、偿债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田利辉认为,投资者应注重分红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分析公司的财务健康状况,明确行业特点和政策动向。要选择那些具有持续稳定分红记录和分红战略清晰稳定的公司,而不是单纯追求一次性高额分红的公司。
本文详细介绍了2024年A股上市公司的分红情况,包括分红规模、行业分布、企业表现等,展现了政策引导下A股分红意愿提升的良好态势。同时,也指出了部分企业“掏空式”分红的问题,并强调了监管约束和投资者理性选择的重要性。投资者在关注分红时,应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避免陷入高分红陷阱。
原创文章,作者:Edel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0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