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发布的前2个月我国社会物流相关数据,阐述了物流行业运行态势、结构调整情况、企业盈利水平以及市场预期等方面内容,并对后期物流发展进行了分析。
在当今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物流行业的动态备受关注。3月30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信息中心重磅发布数据,数据显示前2个月,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了56.3万亿元之巨。若按可比价格进行精确计算,同比增长幅度达到了5.3%。这一数据无疑表明,我国物流运行在新的一年实现了平稳开局,整体呈现出温和复苏的良好态势。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物流统计处副处长孟圆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深入采访时指出,今年前2个月,我国物流行业在结构性调整的进程中,始终保持着稳定运行的状态。不仅市场规模在持续扩张,而且供给端的韧性也进一步得到增强。像多式联运、跨境航空等升级高效物流模式更是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不过,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微观主体依然面临着诸多严峻挑战,如需求分化的问题日益凸显、转型成本不断增长、运价波动较为频繁等。随着相关政策的不断纵深推进,企业的预期信心正在逐步改善,在政策引领下的智慧化、全球化、绿色化等一系列举措,有望推动整个物流行业实现协同发展,并加速升级的步伐。
结构性调整更趋明显
从物流结构的角度进行深入剖析,国内生产消费物流需求的表现明显好于国际进口物流。具体而言,在国内方面,工业品物流、单位与居民等各项物流需求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而国际进口物流则呈现出同比下降的态势。
进一步从国内物流需求细分来看,生产相关需求的表现优于消费相关需求。工业生产相关物流需求呈现出稳中趋升的良好态势,前2个月,工业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5.9%,增速较上年全年加快了0.1个百分点。而消费相关物流的恢复则相对较为温和,前2个月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5.1%,增速较上年全年有所回落。
在国际方面,贸易限制措施不断加码,其对进口的传导速度较快,导致企业对进口原材料和中间品的备货需求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波动,相关产品的物流需求也随之有所下降。数据显示,进口货物物流总额同比下降了5.6%。
孟圆对此表示,上述结构变化特征清晰地反映出,社会物流需求或许即将进入一个调整阶段,各领域存在着明显的分化现象。然而,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上,依然存在着诸多亮点与潜力。其一,在科技与产业创新融合的强大推动下,高技术物流呈现出快速成长的态势;其二,在“两新”政策的有力推动下,装备制造等多个领域的物流增长态势良好;其三,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的持续实施,使得农村、电商等领域的物流得以延续发展。
相关数据还显示,前2个月物流业总收入达到了1.9万亿元,同比增长4.8%,增速较上年全年小幅回落了0.1个百分点。这表明市场规模延续着扩张态势,供给端仍保持着较强的韧性。2月份,物流业景气指数虽受春节假期这一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回落至49.3%,但新订单指数却保持着扩张回升的态势,达到了50.6%。
孟圆分析认为,这充分显示出物流业务在节后复工的速度较快,能够快速适配上游产业调整转型的态势。特别是一些升级业态延续着向好发展的势头,一体化供应链物流业务实现了快速发展,跨境电商与航空运输也持续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
物流企业盈利水平稳定
重点调查数据清晰地显示,前2个月,重点物流企业的供应链合同订单数量维持着20%以上的高速增长,一体化物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5%。像顺丰、京东等头部物流企业,在智能设备、家电、服装行业积极提供一体化供应链服务,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
孟圆指出,“物流与制造业的融合持续深化,产业协同与供应链升级不断推进。随着物流需求结构的持续升级,装备制造、高技术物流需求不断发展壮大,产业链对物流服务的要求也同步进行转型,生产企业与物流企业协同推进转型的步伐有所加快。”
从服务价格方面来看,前2个月,物流市场供需在波动中逐步进行优化调整,再叠加春节假期供给收窄因素的影响,部分领域供大于求的矛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服务价格呈现出缓中趋稳的态势。2月份,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月均值为937.02点,环比下跌3.3%,但降幅有所收窄;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为104.8点,环比回落0.8%。
从微观经营层面来看,企业春节复工衔接较为平稳,微观主体经营基本保持稳定。重点调查数据显示,前2个月,重点物流企业物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6%,增长面为55%。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同比提高了0.7元,收入利润率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这反映出物流企业成本虽略有上涨,但在业务规模扩张因素的综合影响下,盈利水平保持基本稳定。
不过,孟圆也强调,大企业业务回升态势更为明显,而中小物流企业物流业务经营压力依然较大,收入增幅、盈利水平均低于重点企业平均水平。
从市场预期来看,2月份物流业景气指数中的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升至54.4%,环比上升0.6个百分点,铁路、航空运输业等多个领域的预期均有明显改善,指数分别达到了54.6%和57.1%。
孟圆总结认为,“综合来看,物流开局供需适配性基本良好,运行态势平稳。但后期在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国际、国内供应链的不确定性或将加剧,对物流供应链响应要求也将进一步升级。”随着宏观政策逐步落地生效,一季度物流运行有望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供应链服务模式、“一单制”多式联运等领域将延续快速发展的势头。
本文围绕前2个月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同比增长5.3%展开,介绍了物流行业运行平稳开局、呈现温和复苏态势。阐述了物流结构调整明显,国内生产消费物流需求有差异,国际进口物流下降,但新质生产力方向有亮点。还指出物流企业盈利水平稳定,不过中小物流企业经营压力较大。后期物流发展虽面临供应链不确定性加剧的挑战,但在政策推动下有望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原创文章,作者:Edel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0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