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积极投资者”签证新政策正式生效,分析了新西兰出台此政策的经济背景、原因,探讨该政策能否改善新西兰经济状况,并强调了新西兰与中国保持良好贸易关系的重要性。
4月1日,有着新西兰“黄金签证”之称的“积极投资者 ”签证新政策正式开始生效。此次新政策有诸多显著变化,大幅降低了申请者在投资资金类别和数额方面的要求,对居留时间的规定更为宽松,语言方面的要求也有所降低,还取消了很多此前设置的附加条件。新西兰总理拉克森表示,这一举措就像是“掸掉欢迎垫上的灰尘”,展现出积极欢迎外来投资者的态度。
新西兰政府如此迫切地想要吸引外资,其根源在于国内低迷的经济形势。在二战结束之后,新西兰曾一度实现经济腾飞,顺利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不过,这一繁荣景象主要得益于冷战期间美国及其盟国在泛亚太地区的巨大需求。随着冷战结束,新西兰经济仿佛被“打回原形”。而在全球新冠疫情结束之后,新西兰的经济形势变得更加糟糕,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失业率也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尽管在2023年选举之后,新西兰由工党执政转变为国家党等三党联合执政,但无论是平抑物价、降低通胀,还是有效刺激市场、增加就业等目标,都始终未能实现。
新西兰陷入一系列经济困境,关键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不利的地缘条件,新西兰地处太平洋西南部,远离大陆,并非全球贸易的枢纽地带;另一方面是狭小的市场规模,其国土面积为26.8万平方公里,比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面积略大,可全国总人口仅500万左右,这极大地制约了国内市场的规模。除此之外,该国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公共交通不发达等问题也严重拖累了经济的发展。同时,新西兰是一个规模较小、极其依赖国际贸易的外向型经济体,美国新政府挥舞的“关税大棒”也让该国经济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虽然美新两国之间的贸易量并不大,但美国却是新西兰的第二大出口市场。一旦美国出台波及新西兰的关税政策,那对该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将是巨大的。
笔者认为,新西兰政府急切推动“黄金签证”改革,目的很明确,就是想吸引全球的投资移民来新西兰“送钱”,从而快速改善国内的经济状况。然而,新西兰政府是否真能通过这次“黄金签证”改革达成目的,还需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事实上,西班牙、英国、爱尔兰等欧洲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早就实施过类似的政策。在这些国家,大部分资金都流入了房地产领域。相关措施确实为所在国吸收了可观的资金,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发展,但也产生了诸多副作用,比如房地产泡沫、反外来人口情绪等。新西兰的新版“黄金签证”与之类似,但由于受到地理位置、基础设施状况、文化等因素的限制,再加上其资金门槛仍然较高,外国人对新西兰的投资意愿提升幅度可能有限。
退一步讲,即便“黄金签证”改革能在短期内为新西兰吸引大量投资,也还是难以解决新西兰经济低迷的根本问题。在当前世界经济增长总体乏力的情况下,世界各主要经济体都将目光聚焦在了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发展上。而农业和旅游业一直是新西兰经济的主要支柱,在新兴领域的发展远非其优势所在。新西兰不仅缺乏发展相关领域的基础设施,更缺乏对应的政策、资金和人才。若新西兰无法打造培育新兴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那么通过“黄金签证”得来的“快钱”恐怕只是杯水车薪。
在当下新西兰经济仍然低迷、寻找新增长点仍需时日的情况下,保持与其传统贸易伙伴的关系就显得至关重要,尤其是中国。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新西兰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出口市场,两国贸易额在2024年已突破380亿新元(约合1566亿元人民币)。3月25日,中国—新西兰自贸区联委会第八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在会议中,双方均积极评价中新自贸协定对深化两国贸易投资合作、促进双边经贸关系发展发挥的重要作用。尽管新西兰国内仍有部分人不断渲染“中国威胁”,意图在中新之间制造隔阂,然而两国多年来早已形成深厚的经贸联系,不是某些人发布一纸报告、说一两句话就能够切断的。
对于亟待摆脱经济困境的新西兰而言,如何让比“黄金签证”更加务实、更着眼长远的经济政策落地,是该国政府面对的最紧迫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处理好与中国——这个新西兰最大贸易伙伴国的关系,符合双方共同利益,也必然符合新西兰人民的利益。
本文围绕新西兰“黄金签证”新政策展开,分析了新西兰经济低迷的现状、原因,指出“黄金签证”改革虽旨在吸引外资改善经济,但效果存疑且难以解决根本问题,强调了新西兰与中国保持良好经贸关系对其摆脱经济困境的重要性。
原创文章,作者:modes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0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