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美国总统特朗普即将实施的广泛进口关税政策,深入探讨该政策的目的、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当前美国经济的相关状况,包括消费者信心、企业决策、经济增长预期等方面的变化。
据了解,美国总统特朗普即将在本周三推行其第二任期以来颇具风险性的一项经济政策,那就是实施广泛的进口关税。特朗普期望通过这一举措,推动美国经济迈向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然而,这一政策的实施,可能需要付出十分高昂的代价。
当下,随着特朗普准备宣布他的“解放日”计划,美国消费者信心已经跌至多年以来的最低点。消费者们忧心忡忡,他们担心这些关税会引发新一轮的通胀冲击。而投资者们也充满担忧,更高的商品价格会挤压企业利润,这会让本就遭受挫折的股市承受更大的压力。
特朗普承诺要打造一个不再依赖财政赤字支出的全新经济体系,他想要阻止加拿大、墨西哥、中国以及欧洲继续利用美国消费者对廉价商品的需求。不过,外界对于他如何具体实现这一目标仍然一头雾水,也无法确定这一政策将会带来怎样的经济代价。
前白宫高级经济顾问、现任SMBC Nikko证券首席经济学家Joseph LaVorgna表示,市场出现焦虑情绪是可以理解的,但他对特朗普的谈判能力充满信心。他指出:“这是一个谈判过程,需要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待。目前,我们还很难确定最终的实施方案究竟是什么样的。”
目前可以明确的是,白宫计划对其主要贸易伙伴实施“对等”关税,也就是对外国商品征收与美国产品在这些国家所遭遇的关税相当的进口税。最新传出的消息显示,可能会实施20%的一揽子关税。不过,LaVorgna预计最终关税水平可能在10%左右,而对中国的关税可能高达60%。
特朗普希望借助这一政策减少创纪录的1314亿美元美国贸易逆差,并且通过关税施压,促使更多商品在美国本土生产,以此创造就业机会,实现更公平的贸易环境。然而,这一策略在短期内可能会给美国经济带来严重的冲击。
从理论上来说,关税本质上就是一种进口税,通常会具有通胀效应。不过,在特朗普的第一任期内,尽管他曾对中国等国家实施高额关税,但美国整体通胀率并没有长期攀升,仅仅出现了一些局部的价格上涨情况。所以,美联储的经济学家通常认为关税的影响是一次性、短暂的,不太可能成为持续的通胀推动力。
但这一次的情况或许会有所不同。特朗普计划实施的关税规模远远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次保护主义政策,甚至可能达到1930年斯姆特 – 霍利关税法(Smoot – Hawley Tariff Act)的水平。要知道,该法案曾引发全球贸易战,并且被认为是导致大萧条的重要因素之一。
安联首席经济顾问穆罕默德·埃里安指出,这一政策的影响可能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他表示:“这可能是美国和全球经济的一次重大重塑,类似于撒切尔夫人和里根时代的经济改革,促成一个更具活力的私营经济和简化的政府监管体系。然而,如果关税战演变为‘以牙还牙’的贸易冲突,美国可能陷入滞胀,而这种滞胀一旦根深蒂固,将成为长期的经济问题。”
目前,美国经济已经显现出一定的滞胀迹象,虽然程度比不上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期。当下,美国经济增长正在放缓,而通胀率则比预期更为顽固。
高盛已经下调了2025年美国经济增长预期,预计今年GDP增长仅为1%,低于美联储此前预测的1.7%。此外,高盛还将今年的经济衰退概率上调至35%,尽管其基准预测仍然是经济保持正增长。
一些经济学家对经济前景持更加悲观的态度。Wilmington Trust首席经济学家Luke Tilley表示,他预计美国今年的经济衰退概率高达40%,而且这不仅仅是因为关税的影响。他认为,美国消费者在进入2025年时已经处于较弱的状态,而关税可能会进一步削弱经济增长。
企业信心的下滑已经开始对商业决策产生影响。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周二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企业高管们普遍对关税计划的不确定性感到担忧,许多公司正在推迟新订单和投资计划。一位交通设备行业的经理表示:“由于不清楚关税如何实施,我们的客户已经开始暂停新订单。”
Tilley还发出警告,关税可能会拖累就业市场的增长,因为企业在不确定的贸易环境下可能会推迟招聘和资本支出。他认为,尽管关税可能在短期内推高通胀数据,但最终经济疲软可能导致需求下降,使关税成为一种“净通缩”的因素,也就是价格短暂上涨后,由于经济活动放缓,整体物价反而下降。
本文围绕特朗普即将实施的广泛进口关税政策展开,阐述了该政策的目的及可能带来的影响。从消费者信心受挫、投资者担忧,到企业决策受影响、经济增长预期下调,多方面显示出这一政策可能带来的风险。同时,不同经济学家对经济前景看法不一,但都指出了关税政策存在使美国经济陷入滞胀等问题的可能性。
原创文章,作者:Dermo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0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