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核安全局就“我国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如何”这一问题的解答展开,介绍了我国已建立的三级辐射环境监测体系、“三张网”的情况以及相关监测点的数量,还提及每年发布的全国辐射环境质量报告,最后阐述了我国辐射环境状况总体良好。
在 3 月 31 日,国家核安全局针对“我国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如何?”这一备受关注的问题,发布文章进行了详细解答。
我国在辐射环境监测方面已经构建起一套相当完善的体系。具体来说,建立了国家、省和市三级辐射环境监测体系。在此基础上,精心打造了全国辐射环境质量监测、重点核设施周围辐射环境监督性监测、核与辐射应急监测“三张网”。这“三张网”相互配合、协同作用,实现了对辐射环境的全覆盖以及全天候监控,就像一张严密的大网,时刻守护着我国的辐射环境安全。
截至 2024 年 12 月,国家级辐射环境监测网络拥有多达 1835 个监测点。这些监测点分布在不同的环境中,涵盖了多个类别。其中包括 500 个大气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它们就像一群不知疲倦的“哨兵”,时刻监测着大气中的辐射情况;328 个陆地 γ 辐射监测点,精准捕捉陆地表面的辐射信息;362 个土壤点,对土壤中的辐射状况进行深入探究;478 个陆地水体点,密切关注陆地水体的辐射动态;48 个海水点,守护着我国广阔海域的辐射安全;85 个电磁辐射监测点,对电磁辐射进行严格把控;34 个海洋生物监测点,从生物层面反映海洋辐射环境。此外,在国家重点监管核与辐射设施周围,还专门设置了 49 个核安全预警点,为核设施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除了完善的监测体系和众多的监测点,我国还非常重视辐射环境质量的公开和透明。每年都会发布全国辐射环境质量报告,这份报告以国家辐射环境监测网收集的数据为基础,对全国辐射环境质量状况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总结,让公众能够清晰地了解我国辐射环境的实际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IT 之家注意到,国家核安全局在本月(3 月 28 日)还对我国辐射环境状况进行了介绍。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结果显示,多年来我国辐射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环境电离辐射水平处于本底涨落范围内,这意味着我国的自然环境辐射状况相对稳定;环境电磁辐射水平低于国家规定的电磁环境控制限值,说明我国在电磁辐射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核设施与辐射设施周围环境电离辐射水平总体无明显变化,表明这些设施的运行对周围环境的辐射影响处于可控状态。
本文详细介绍了国家核安全局关于我国辐射环境监测能力的解答,包括三级监测体系、“三张网”以及众多监测点的情况,还提及了每年发布的辐射环境质量报告和我国辐射环境总体良好的状况,展现了我国在辐射环境监测和管理方面的强大实力和显著成效。
原创文章,作者:Dermo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9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