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岸新区:以创新就业模式助力百姓幸福之路,西海岸新区创新就业模式,打造就业服务新典范

西海岸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创新打造“12333社区微业”工作模式,通过搭建平台织密就业服务网络、双向联动实现人岗精准匹配、延伸服务力促就业扩容提质等举措,提升就业创业服务能力,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还将推动就业与发展良性循环。

西海岸新区:以创新就业模式助力百姓幸福之路,西海岸新区创新就业模式,打造就业服务新典范▲市民在社区“就享家”乐业服务站咨询求职岗位信息。

就业,乃是民生的根本所在。近年来,西海岸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怀揣着“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效便捷的就业服务”这一美好目标,将工作的重心聚焦于提升就业质量以及优化就业服务之上。针对城乡低技能、低收入群体,还有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重点人群,大胆创新,打造出了“12333社区微业”工作模式。这一模式涵盖了织密1张就业服务网络、畅通2个服务渠道、建设3支就业服务队伍、聚焦3项核心业务、强化3项保障措施等多个方面。同时,高标准建设“就享家”乐业服务站,畅通线上线下就业服务渠道,极大地提升了就业创业服务能力,成功打造出“15分钟就业服务圈”。

搭建平台:织密就业服务网络

社区,就像是一座蕴藏着丰富宝藏的宝库,其中蕴含着大量的就业创业机会,它是重要的就业“蓄水池”,也是社会的“稳定器”。所谓的“社区微业”,简单来说,就是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创业,不用走出社区就能找到工作。这种就业模式具有灵活性强、门槛低、贴近居民生活等诸多显著特点。

为了更好地推动“社区微业”的蓬勃发展,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精心推出了“12333社区微业”工作模式。具体而言,就是织密1张就业服务网络,也就是“就享家”乐业服务站;畅通2个服务渠道,即线上和线下渠道;建设3支就业服务队伍,包括劳动保障协理员、劳务经纪人、网格员;聚焦3项核心业务,分别是“拉网式”摸排、“精准化”匹配、“精细化”服务;强化3项保障措施,也就是强化组织领导、强化典型带动、强化宣传推介。通过这些举措,成功打通了就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为群众和企业搭建起了一个高效便捷的对接平台。

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充分发挥智慧,利用社区(村)便民服务中心、集市等人流量较大的场所,紧紧依托社区党组织,充分发挥社区网格化的独特优势,建成并启用了“就享家”乐业服务站。在服务站内,开展了“微招聘”“微培训”“微工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居民提供就业需求摸排、岗位匹配和技能提升等一体化的优质服务。在服务站的建设过程中,始终秉持统一建设标准、统一标识名称、统一服务规范、统一人员配备的原则,致力于打造“一地一特色,一站一品牌”的服务网络。这不仅为居民带来了“家门口”的就业便利,更成为了公共服务创新领域的一大亮点。

家住书香泮城小区的丁瑞梅,就是“就享家”乐业服务站的受益者之一。她是珠海街道“就享家”乐业服务站乐业大讲堂的常客。在这里,大讲堂不仅为群众详细解读人社政策,还提供免费的技能培训。丁瑞梅参加了花样馒头培训后,熟练掌握了花样面点制作技能。如今,她已经找好了店面,即将开启属于自己的创业之旅。

丁瑞梅的经历,生动地展现了“社区微业”发展的良好态势。截至目前,新区已有40家“就享家”乐业服务站建成并投入使用,成功构建起了城区15分钟、乡村三公里的就业服务圈。累计服务居民7.99万余名、商户5200余家,举办各类线上线下招聘对接会140余场。

双向联动:实现人岗精准匹配

牵好线、搭好桥,是帮助群众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关键所在。为此,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在推动服务便捷化的同时,通过“线上+线下”双向联动的方式,进一步优化提升服务效能。

在线下方面,搭建了“区 – 镇街 – 村居”三级就业服务网络。建成了23处镇街级人社服务平台,以及覆盖全区的村级服务站376处。推动人社业务帮办、代办和“就近办”等服务模式覆盖更多社区和人群,切实增强了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在线上方面,创新打造了“就业创业一张图”电子导引微信小程序。该小程序设置了我要就业、我要创业、我要维权和便利生活四大模块,全面归集了210条就业创业、社会保险、劳动维权等政策及教育医疗、住房落户、体育休闲等常用信息,为劳动者提供了“一站式”“全方位”的高效便捷服务。

不仅如此,该局还创新搭建了“智找活”平台,通过大数据算法智能搜索、推荐岗位信息,实现了“人”“岗”的精准匹配,打造出了数字化就业服务高效对接闭环。山东终成乾合人力资源股份有限公司人事经理韩亚平对此深有感触,他表示:“如今在小程序上发布信息越来越方便,我们的新媒体和网络技术岗位都是通过‘智找活’平台完成招聘的。”

一系列创新举措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成效,全区就业工作硕果累累。2024年,全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8万余人,总量居全市首位。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荣获山东省青年人才集聚工作表现突出单位、“山东——名校人才直通车”活动表现突出单位等称号,“高质量就业服务”项目通过青岛市2024年标准化试点项目验收。

延伸服务:力促就业扩容提质

为确保“社区微业”模式能够高效运转,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以精细化管理为核心,各社区党组织把建好“社区微业”、延伸就业服务作为服务群众、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组建了劳动保障协理员、劳务经纪人、网格员等3000余人的基层就业服务队伍。通过“主题党日”“党员志愿服务”“春风行动”等形式,开展入企入户走访、摸排需求、推介岗位、宣传政策等活动。进行“拉网式”摸排,形成“用工需求”和“培训需求”两本台账,做到底子清;进行“精准化”匹配,根据需求摸排情况,结合居民年龄、技能、学历等个人特点,促进供需精准匹配,做到“任务明”;进行“精细化”服务,坚持“你需要什么,我们就给你提供什么”的服务理念,提供针对性强、精准度高的就业帮扶,助力实现灵活就业。

在激发创业“新动能”方面,强化典型带动作用成为一大亮点。新区深入开展创业带动就业示范行动,打造“区 – 镇 – 村 – 企”多级联动创业服务体系。设立“青岛市创贷驿站”5处,组建由63名新区优秀企业家组成的“创业之星”队伍。全区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66亿元,扶持创业1.2万余人,1人荣获第六届山东省返乡创业农民工大赛三等奖,打造24条“市级创业型特色街区”,3个“市级创业型街道”以及16个“市级创业型社区(村)”等。

2024年,新区获评第三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技术技能大赛突出贡献单位、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最具吸引力城区”10强和市级创业型城区,金沙滩啤酒城获评首批“山东省创业街区”,“打造绿色循环农业产业链实现全龄就业”成功入围山东省“农村劳动力就业工作集成改革”揭榜领题标志性项目。

接下来,新区将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推动形成高质量发展与就业扩容提质互促共进的良性循环,让就业之路成为百姓的幸福之路。

本文详细介绍了西海岸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创新就业服务模式的具体做法和显著成效。通过“12333社区微业”工作模式,搭建平台织密就业网络、双向联动实现人岗匹配、延伸服务促进就业扩容提质,在就业和创业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未来,新区将继续推进就业优先战略,实现发展与就业的良性循环,增进百姓福祉。

原创文章,作者:Edel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0357.html

(0)
EdelineEdeline
上一篇 2025年4月2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