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金融监管总局在小微企业融资方面的举措展开,介绍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与小微企业融资的紧密关系、相关工作机制的推进情况,以及当前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的现状,并阐述了下一步的工作目标。
在金融领域,社会信用体系与融资活动犹如紧密相连的齿轮,相互作用、相互促进。4 月 2 日,金融监管总局普惠金融司司长蒋平在国新办发布会上明确指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小微企业融资营造了良好的环境。金融监管总局一直以来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将归集共享小微企业信用信息视为提升融资可得性和便利性的关键举措。
自去年 10 月份起,金融监管总局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建立了“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这一机制的实施,组织各地积极开展企业走访对接活动,旨在获取第一手的“活情况”。在整个工作推进过程中,各地政府部门依法共享企业的信用信息成为了重要环节。值得一提的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这项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许多地区依托当地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开发了包括走访、申报、筛选、推送、反馈等在内的一系列线上模块。这些线上模块的应用,使得走访对接的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同时,“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也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成果提供了良好的应用场景,二者相互赋能,共同推动小微企业融资工作的开展。
蒋平还透露了截至 2025 年 2 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的相关数据。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 33.9 万亿元,同比增速为 12.6%,较各项贷款增速高出 5.7 个百分点。其中,信用贷款余额为 9.4 万亿元,同比增速高达 25.8%,信用贷占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的比重达到了 27.6%,较上年同期上升了 2.9 个百分点,且比重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此外,2025 年前两个月,全国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为 4.03%,较 2024 年下降了 0.33 个百分点,自 2018 年以来累计下降 3.9 个百分点。
对于下一步的工作安排,蒋平表示,金融监管总局将按照“保量、提质、稳价、优结构”的总体目标,继续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做深做实“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具体而言,将推动加大信息共享力度,引导金融机构精准对接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同时,保持小微企业贷款投放力度,提升贷款质量,科学合理确定贷款利率,优化贷款业务结构,进一步加大对首贷、续贷、信用贷的支持力度,从而更好地满足守信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
本文介绍了金融监管总局在小微企业融资方面的工作,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与“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相互赋能,推动了小微企业融资工作。从 2025 年 2 月末的贷款数据来看,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在规模、增速、利率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未来,金融监管总局将继续围绕总体目标推进工作,以更好地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modes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0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