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VI索偿风暴:公益组织“要钱手段”引发行业大质疑

本文聚焦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深入剖析其当前面临的筹资困境、激进索偿行为及其带来的巨大争议。通过详细阐述筹资推迟的原因、索偿行为的影响等,探讨该组织是否背离公益初心,以及这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

导语:曾经,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被誉为疫苗公平分配的“最后防线”,是致力于保障全球疫苗公平获取、拯救生命的非营利组织。然而如今,它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筹资困境,同时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据悉,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原本计划的“90亿美元五年筹资计划”在3月11日突然宣布推迟至6月1日。外界普遍认为,这一决定是地缘政治动荡与融资环境恶化双重压力之下的无奈之举。

更令人震惊的是,GAVI近期采取的一系列激进索偿策略,在行业内引起了轩然大波。该组织先是向肯尼亚政府发出索偿及疫苗断供警告,之后又向美国疫苗企业Novavax追讨近7亿美元预付款。仅仅13个月后,一家中国的疫苗企业三叶草生物(02197)也于近日公告称收到了GAVI的索偿函。这一系列举动不禁让业界质疑:一个公益组织如此激进的“要钱手段”,是否早已偏离了其最初的公益初心?下一个被索偿的又会是谁呢?

‌筹资推迟背后:GAVI的“钱荒焦虑”‌

根据相关信息,GAVI的2026 – 2030(GAVI 6.0)五年计划原本需要募资90亿美元。然而截至2024年12月,仅仅完成了约30%。传统的主要资助国美英加三国相继降低对外援助预算,这无疑加剧了GAVI的募资危机。

以美国为例,美国不仅决定彻底终止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的预算,还将对外援助总额削减了90%,并且取消了原定于2021 – 2025年第五期全球疫苗免疫联盟计划(GAVI 5.0)的最后3亿美元拨款。这意味着,下一期的募资计划已经受挫,而上一期募资的尾款也可能无法收回。

根据Geneva Health Files披露的文件,GAVI原定于3月19日启动的筹资峰会被推迟至6月。文件中提及“将峰会移至6月是一个积极的决定,这将使捐助者和利益相关者能够充分参与我们的筹款活动”,从这句话中可以明显看出GAVI对于筹资的迫切需求。

然而,业内人士指出,虽然筹资困难是事实,但推迟筹资峰会的真实原因与政治博弈、反疫苗浪潮以及资本困境直接相关。一位了解此事的日内瓦消息人士表示:“作为筹款的共同主办方,欧盟目前正忙于处理地缘政治事务”,这也就意味着全球卫生优先事项被暂时放到了次要地位。

在综合压力之下,GAVI推迟筹资峰会所表现出的焦虑已经非常明显。但如果该组织试图通过索偿来填补资金缺口,本质上就是将自身的风险转嫁给了合作伙伴和受援助国家,这种行为在国际组织中是极为极端的。不禁让人想问,如果美国真的取消对GAVI原定于2021 – 2025年第五期全球疫苗免疫联盟计划(GAVI 5.0)的最后3亿美元拨款,GAVI会跟美国政府打官司吗?

极端行为的背后:这真的合理吗?

GAVI的索偿行为引发了广泛且合理的质疑。作为一个致力于疫苗公平分配的国际组织,GAVI的核心目标和愿景本应是“拯救生命、消除贫困、防范流行病与大流行威胁”。然而,其当前的索偿行为却与这些目标背道而驰。

一方面,GAVI的索偿行为损害了与制药公司和受援国的合作关系。另一方面,这种行为还可能对全球疫苗接种计划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GAVI方面针对筹资峰会推迟一事提及,“今天做出这一新日期的决定是为了确保此次峰会能够专注于GAVI的核心使命——保护全球儿童和社区,并帮助保护我们的世界免受疾病爆发的威胁”。但从实际情况来看,GAVI对合作药企单方面解约索偿,对受援国例如肯尼亚发出“疫苗断供警告”,这种前后矛盾的做法让业界不禁质疑,他们究竟是要保护全球的儿童和社区,还是在摧毁他们?

尤其是GAVI的受援国之中,大多数是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以及那些脆弱且需要格外保护的群体和儿童。“索偿断供警告”让这些国家和群体胆寒,然而GAVI官网首页仍高悬着 “通过致力于疫苗公平获取拯救生命” 的使命宣言,这一矛盾显得格外刺眼。

更为令人担忧的是,GAVI的索偿行为可能引发连锁反应。一旦更多制药公司和受援国受到波及,全球疫苗供应链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不仅可能导致疫苗短缺和价格上涨,还可能持续削弱公众对疫苗接种的信心和信任,进而对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随着GAVI索偿风波的持续发酵,业界已经开始关注和猜测,下一个可能遭殃的会是谁?是更多的国际制药企业,还是其他受援国?这一悬念不仅牵动着疫苗行业从业者的心,也引发了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广泛担忧。

辩证提问:到底谁是坏人?

或许GAVI与Novavax的仲裁和解只是一个孤立事件,或许历史会将Novavax塑造成“反派”,毕竟GAVI是国际非营利组织。但当GAVI开始跨越各大洲、针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多家企业和捐助国发出索偿警告时,其真实意图究竟是什么?谁才是真正的“恶人”?难道全世界都在占GAVI的便宜吗?GAVI当真有权站在道德高地进行审判吗?

答案或许并非非黑即白。但如果GAVI能停下脚步,审视自身的行为,得出的结论恐怕连他们自己都会感到震惊。当经济环境向好时,像GAVI这样为世界做出切实贡献(例如为贫困人群提供救命疫苗)的机构确实光彩夺目,与合作伙伴及捐助方相处融洽。但俗话说“困兽现原形”,行动胜于雄辩。在危机时刻,企业或组织的所作所为往往折射出其真正掌控者的本性。而GAVI的实际控制者是亿万富翁和政治精英集团。如今GAVI显然在为生存挣扎,而它选择的生存之道竟是向周边人无差别攻击,妄图杀出一条血路。

或许有人会说,这个世界本就充满尔虞我诈,成王败寇。但可以肯定的是,历史终将给出公正的审判——正如谚语所言“善恶终有报”。

‌结语:谁来拯救“拯救者”?‌

疫苗行业的困境、GAVI的激进索偿行为折射出全球卫生治理的深层悖论:一个依赖富国捐款的组织,在资金短缺的恐慌中,最终需要通过压榨穷国和药企来维持生存。当 “拯救生命” 的初心被“财务指标”淹没,当公益与商业的边界持续模糊,或许它需要的不是更多资金,而是一场彻底的价值重构——否则,GAVI恐将作为 “疫苗公平的掘墓人” 被写入历史。

试想,那些需要接受援助但却被威胁警告的弱势国家该多么无望?那些受牵连的药企将面临多大的挑战?还会有多少企业或者受援国接连受挫?谁还敢继续为 “拯救生命” 的愿景承担风险?疫苗的春天又将由谁引领?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到底又该由谁来守护?

孰是孰非,其实已经很明显了。

本文围绕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展开,详细阐述了其面临的筹资困境、激进索偿行为及引发的争议。指出GAVI在筹资压力下的极端做法可能背离公益初心,损害合作关系,威胁全球疫苗供应链和公共卫生安全。强调该组织需进行价值重构,否则将面临历史的审判,同时也引发了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守护的思考。

原创文章,作者:modes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5600.html

(0)
modestymodesty
上一篇 2025年3月26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6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