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日本政府专家组发布的关于“南海海沟大地震”的报告,详细阐述了该地震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建筑物损毁等情况,还提及了日本此前的地震灾害及应对计划,以及地震发生的几率。
在3月31日,日本政府专家组对外发布了一份令人忧心的报告。报告指出,潜在的日本东部太平洋“南海海沟大地震”可能会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直接导致的死亡人数预计约为29.8万人。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数据相较于2012年的预计减少了2.5万人。然而,即便如此,如此庞大的死亡数字依然让人触目惊心。同时,这场地震还将给日本带来高达1.8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这无疑会对日本的经济发展造成沉重打击。
这份最新报告还显示,“南海海沟大地震”除了直接导致大量人员死亡外,还会间接引发一定数量的人员伤亡,预计间接死亡人数在2.6万至5.2万人之间。在因地震直接死亡的人员中,有21.5万人是死于地震引发的海啸。海啸的威力巨大,往往会在瞬间吞噬大量生命和财产。
回顾2024年1月2日,在日本石川县羽咋郡,当地的道路因地震遭到了严重损坏。就在前一天,也就是1月1日,石川县能登半岛发生了7.6级地震并引发了海啸。从现场的照片中(新华社记者张笑宇摄),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地震和海啸带来的巨大破坏力。
对于这场潜在的大地震,报告还预计将完全损毁235万座建筑物。不过,与2012年的预期相比,减少了3.6万座。尽管损毁数量有所减少,但如此大规模的建筑物损毁依然会让无数家庭失去住所,给社会带来极大的不稳定因素。
在日本的47个一级行政区中,预计有31个地区共计764个城镇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会出现强度至少为“6弱”的地震或高度至少3米的海啸。这里需要说明一下,日本气象厅设定的地震震度由弱到强分别为0至4级、5弱、5强、6弱、6强和7级,共10个等级。
为了应对“南海海沟大地震”可能带来的灾难,日本政府早在2014年就制定了防灾计划,其目标是将“南海海沟大地震”因灾直接死亡人数减少80%。这显示了日本政府对地震灾害的重视和积极应对的态度。
让我们把时间回溯到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了9.0级大地震及海啸。从2011年3月16日新华社记者任正来拍摄的照片中可以看到,在日本大地震重灾区岩手县大船渡市,几名男子在城市的废墟上行走,城市一片狼藉,满目疮痍,这场灾难给日本带来了难以磨灭的伤痛。
根据最新报告预计,“南海海沟大地震”发生后,日本全国将有1230万人需要进行疏散,约占总人口的10%。与2012年的预计相比,多了950万人。如此大规模的人员疏散,对日本的社会管理和应急救援能力将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日本的“南海海沟”从静冈县骏河湾延伸到四国、九州近海。早在2012年,日本政府专家组发布的预测就指出,如果发生9级地震,某些地区可能会出现34.4米高的海啸。而根据日本政府地震调查委员会今年1月发布的最新预测结果,在未来30年内,“南海海沟大地震”发生的几率约为80%。去年8月,宫崎县近海发生7.1级地震后,日本气象厅一度发布提示信息,警告“南海海沟大地震”的可能性增高。
本文围绕日本政府专家组发布的“南海海沟大地震”报告展开,详细说明了该地震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建筑物损毁等情况,同时回顾了日本此前遭遇的地震灾害,提及了日本政府的防灾计划以及地震发生的高几率。这提醒人们要重视地震灾害的威胁,加强防灾减灾工作。
原创文章,作者:Isaia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0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