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中国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普惠金融司司长蒋平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的信息展开,介绍了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的相关数据,包括余额、信用贷占比、增速、融资成本等情况,还提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小微企业融资的作用以及官方下一步的举措。
在当今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小微企业的发展备受关注。中国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普惠金融司司长蒋平于4月2日在北京透露了一组重要数据,截至2月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了33.9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信用贷占比颇为可观,达到了27.6%,并且这一比重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良好态势。
对于众多中小企业和科技型企业而言,融资一直是横亘在发展道路上的一道难题。这些企业往往缺乏传统的抵质押物,在获取资金支持方面面临重重困难。而金融机构通过知识产权等创新安排,为企业提供信用贷款,这一举措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有效地盘活小微企业的无形资产,让这些原本难以发挥作用的资产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活力,从而解决企业的融资瓶颈。
4月2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了一场新闻发布会,主题是介绍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有关情况。蒋平在此次发布会上指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小微企业融资营造了十分良好的环境。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将归集共享小微企业信用信息作为提升融资可得性和便利性的重要突破口。
据蒋平介绍,自去年10月以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和国家发改委牵头建立了“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在这一机制的推动下,各地积极开展企业走访对接活动,深入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获取第一手的“活情况”。而其中一个关键环节,就是由各地政府部门依法共享企业信用信息,这为金融机构更好地评估企业信用状况、提供融资支持提供了有力保障。
蒋平还进一步透露,截至2月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速达到了12.6%,较各项贷款增速高出5.7个百分点。在信用贷款方面,余额达到了9.4万亿元,同比增速更是高达25.8%,信用贷占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的比重较上年同期上升了2.9个百分点。这些数据充分显示出小微企业在融资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在融资成本方面,今年前2月,全国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为4.03%,较2024年下降了0.33个百分点,自2018年以来累计下降了3.9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在不断降低,企业能够以更低的成本获取资金,从而减轻企业的负担,促进企业的发展。
蒋平表示,下一步,官方将持续保持小微企业贷款投放力度,不仅要注重贷款的数量,更要提升贷款的质量。同时,将科学合理地确定贷款利率,进一步优化贷款业务结构,加大对首贷、续贷、信用贷的支持力度,以更好地满足守信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助力小微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本文通过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普惠金融司司长蒋平披露的数据,展示了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在余额、信用贷占比、增速以及融资成本等方面的良好发展态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相关协调工作机制为小微企业融资创造了有利条件,官方后续还将采取一系列措施支持守信小微企业融资,有望进一步推动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Sere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0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