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银川市贺兰县,讲述了当地以科技创新驱动企业发展的情况。详细介绍了贺兰县在政策引导、资金投入、创新体系构建等方面的举措,以及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取得的成果,还提及了人才引进和未来的发展规划。
在风景秀丽的贺兰山东麓,银川市贺兰县正上演着一场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精彩大戏。近年来,当地敏锐地抓住“国家创新型县”建设的宝贵机遇,积极行动起来,通过一系列政策引导、资金扶持以及生态优化等措施,在全县范围内营造出了浓厚的企业科技创新氛围,一批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崛起。
科技创新并非空中楼阁,真金白银的投入是其坚实的基础。贺兰县为此出台了《推动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县级财政科技支出呈现逐年递增的良好态势,在政府资金的引导下,成功撬动社会资本投入高达2.32亿元,同比增长幅度达到62.24%。自2021年以来,贺兰县累计争取到中央及区市科技项目资金1.9亿元。值得一提的是,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投入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其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超过96%。有研发活动的规上企业占比也从原来的41%大幅提升至65%,这充分显示出企业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和积极参与。
为了进一步强化创新服务能力支撑,贺兰县精心打造了以企业为主体、项目为抓手、政策为支点的“1 N X”创新体系。目前,该体系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当地已建成多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新联合体、企业飞地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同时,立项科技项目128个,这些项目惠及企业300余家,为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此外,贺兰县还选派了170名科技特派员深入乡村,助力乡村振兴,将科技创新的力量延伸到了农村地区。
宁夏塞尚乳业有限公司就是科技创新的受益者之一。公司董事长闫建国介绍说:“去年,我们公司研发经费投入高达9000多万元,通过技术改造实现了生产效率的显著提升,全年营业收入和产值都保持了较快的增长。”今年,企业将目光投向了“生物酶解技术”“大容量超高压灭菌技术”等前沿领域,加速建设智能工厂新项目,力求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突破。
在贺兰县,像塞尚乳业这样的创新企业并非个例。凯晨电气研发的电力芯片与安全预警平台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北瓷新材料成功攻克国外高温共烧陶瓷技术壁垒;凤仪堂“丝路汉方”成为宁夏首个出口的国货美妆品牌……这些在各自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单项冠军”企业,成为了贺兰县以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鲜活样本,也为创新型县建设提供了最大的底气。银川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贺兰县委书记丁炜对此表示:“这些企业的成功,充分证明了科技创新对于产业升级的重要推动作用。”
为了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贺兰县还实施了“才聚宁夏1134行动”和“十万大学生留银川专项行动”,积极引进科技领军人才、“科技副总”等高层次团队。这些人才团队申报成功的科技创新项目占银川市比重超过20%。丁炜表示,下一步,贺兰县将精准投放科技创新专项资金,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化“五级十类”企业培育计划,推动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同时,加强人才引育和平台建设,努力构建以创新提高效益、以效益促进创新的良性循环,推动贺兰县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本文介绍了银川市贺兰县以科技创新驱动企业发展的情况。贺兰县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投入等方式推动企业科技创新,构建创新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涌现出众多创新型企业。同时,当地积极引进人才,未来还将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协同创新,构建创新与效益的良性循环。
原创文章,作者:Sere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