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临邑县在春耕春管期间,积极运用科技手段开展田间管理,重点介绍了德平镇富民家庭农场采用滴管铺设技术的情况,及其带来的一系列积极影响。
随着春天的脚步临近,大地逐渐回暖,处处焕发出勃勃生机。此时,春耕春管工作也在全国各地陆续拉开帷幕。在这一片繁忙的春耕景象中,临邑县积极响应科技兴农的号召,大力加快科技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步伐。当地充分运用水肥一体化、智慧滴灌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对田间管理进行精细化操作,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更科学、更高效的保障。
在临邑县德平镇富民家庭农场的小麦 – 玉米体系肥水高效与高产协同技术示范田里,呈现出一派喜人的景象。绿油油的麦苗整齐地排列着,株距均匀,长势十分良好。为了进一步提升田间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工人们正采用人机结合的方式,紧张有序地进行滴管的铺设工作。
临邑县富民家庭农场场长王洪勇向记者介绍说:“我们一亩地小麦大约需要使用滴管 1100 米,通过机械设备可以直接将滴管铺设好,人工只需要在地头辅助进行固定就行。这种铺设方式效率很高,一小时大约能铺 8 亩地左右。”
以往传统的漫灌方式,需要在田间设置地垄进行隔开,这不仅占用了一定的种植面积,还不利于机械作业。而铺设滴管之后,去除地垄能使种植面积平均增加 7% – 15%。这一改变不仅为机械作业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件,还节约了肥料的使用和人工成本的支出。
农场长王洪勇还表示,采用滴灌技术后,操作变得更加简便。地头有井,一个人就能完成灌溉操作,而传统漫灌方式至少需要两三个人。同时,滴灌技术还大大节约了水资源,一亩地大约能节约 30%。此外,滴灌还能做到精准施肥,减少了因肥料过多对土壤造成的不良影响。经过保守估计,采用滴灌技术后,一亩地的小麦产量大约能提高 60 多斤。
本文介绍了临邑县在春耕春管中积极推进科技兴农,德平镇富民家庭农场采用滴管铺设技术进行田间管理。该技术提高了铺设效率,增加了种植面积,节约了肥料、人工和水资源,还能精准施肥,预计可提高小麦亩产量。充分体现了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为农业增产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原创文章,作者:Edel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0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