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缅怀英烈:成都中小学生5000多封信件寄深情

成都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多部门开展“跨越时空的对话——给烈士写一封信”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收到5377封投稿信件,学生们用信件表达对烈士的追思与敬意,彰显红色精神传承,同时介绍了活动有助于延展思政课堂、引导青少年认识成都、构建与英烈对话桥梁等意义。

在清明时节,人们总会怀着崇敬与思念之情,祭奠逝去的亲人,同时也以多种多样的形式缅怀那些为国家和人民英勇献身的英烈。就在3月13日至23日期间,成都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携手多个部门,在全市范围内面向广大中小学生,精心开展了一场极具意义的“跨越时空的对话——给烈士写一封信”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活动得到了学生们的积极响应,累计收到了投稿信件5377封。这5000多封饱含深情的信件,每一封都有着独特的情感表达。有的是学生们对烈士的深深追思,有的则体现出他们以烈士为榜样的传承精神。

比如龙泉驿区实验小学的刘梓钺,他在信中这样写道:“当冲锋号穿透鸭绿江的寒夜,您用21岁的青春丈量了信仰的高度。如今,龙泉山的桃花年复一年染红山岗,您用生命守护的山河已是万家灯火、书声琅琅。”他的文字中,将对烈士的崇敬与赞美,以及对当下美好生活的感恩之情,都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还有曾见证余旭烈士安葬仪式的蜀城中学的张凌萱,她在给余旭烈士的信中深情回忆道:“2016年暮冬,金色轰鸣后,孔雀淬火而陨,我与你初见,便是手执菊花驻足于葬礼堂之外……”张凌萱用细腻的笔触,将当时的场景生动地再现,让我们仿佛也能感受到她对余旭烈士的深切缅怀。

学生们用纯真的笔触、真挚的情感,在信中表达着对烈士的敬意与追思。这些信件不仅仅是文字的组合,更是红色精神在新时代不断赓续传承的有力彰显。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成都是一座充满红色记忆的城市,这里红色资源丰富。思政课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堂和教室范围内,它不只是单纯的知识课。通过给烈士写封信等方式,能够将价值立场转化为具体的实践活动,不断延展思政课堂的‘半径’,这有助于引导青少年更全面地认识成都。”此次活动的目的,就是希望让青少年更多地了解英烈事迹,构建起一座跨越时空与英烈对话的精神桥梁。

本文围绕成都开展的“跨越时空的对话——给烈士写一封信”活动展开,介绍了活动收到5377封信件,学生们在信件中表达对烈士的追思与敬意,体现红色精神传承。同时说明了活动对延展思政课堂、引导青少年认识成都以及构建与英烈精神桥梁的重要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Edel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1658.html

(0)
EdelineEdeline
上一篇 2025年4月4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