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华侨城A旗下的欢乐谷主题公园,深入剖析了华侨城A 2024年的年报情况,包括营收亏损、文旅板块收入下滑和毛利率降低等问题。同时探讨了欢乐谷面临的竞争困境,以及华侨城A为提升其市场地位所采取的策略,还提及了行业专家对欢乐谷发展的建议。
当迪士尼璀璨的烟火照亮夜空,环球影城的过山车风驰电掣般呼啸而过,“方特主题乐园”凭借着“熊出没”的强大IP席卷市场,曾经承载着80后、90后美好童年回忆的欢乐谷,在当下主题公园的激烈竞争中,似乎渐渐显露出疲态。
近日,文旅行业的龙头企业华侨城A(SZ000069)公布了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544.07亿元,与上一年相比下降了2.4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高达86.62亿元,同比增亏幅度达到33.42%。记者仔细查阅发现,从2022年至2024年,华侨城A已经累计亏损超过260亿元,这无疑给公司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文旅和地产是华侨城A的两大核心主营业务板块。年报详细披露,2024年华侨城A旅游综合行业(以下简称为“文旅板块”)收入达到272.99亿元,虽然高于房地产行业收入,但同比减少了13.03%。更为值得关注的是,营收占比超过50%的文旅板块毛利率已经连续4年下滑,累计减少了18.02个百分点,这一趋势着实令人担忧。
重庆欢乐谷与奥飞旗下《超级飞侠》联合打造的全球首个实景主题娱乐区“超级飞侠训练营”,这一创新举措曾给欢乐谷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关注。
3月31日,华侨城A在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明确指出,“欢乐谷是华侨城主题公园的核心产品线”。公司在2025年的创收提质方面,将关键关注主题公园的接待人次、物业管理的规模等业务指标,并且表示正在积极拓展主题公园新项目的落地机会,试图以此来扭转当前的不利局面。
然而,除了原有的竞争对手,大IP乐高乐园也宣布将于今夏在上海开门迎客。4月2日,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正式公布票价,这无疑给华侨城A旗下的欢乐谷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新老对手的双重夹击,华侨城A能否凭借新的策略提升欢乐谷的市场地位,成为了众多投资者和行业人士关注的焦点。
过去一年,华侨城A面临着极为严峻的经营困境。年报清晰地显示,2024年华侨城A归母净利润亏损86.62亿元,亏损额同比扩大了21.70亿元。对于亏损同比扩大的主要原因,华侨城A在年报中解释称,是由于公司地产项目结转毛利率同比下降所致。
记者深入研究发现,近年来,华侨城A的业绩持续承压。2022年至2024年分别亏损109.05亿元、64.92亿元和86.62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达到260.59亿元,如此庞大的亏损数额让公司的发展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从主营业务的角度来看,文旅板块是华侨城A的营收主力。2024年,公司旅游综合行业收入272.99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达50.18%;房地产行业(以下简称为“地产板块”)收入269.14亿元。尽管文旅板块收入高于地产板块,但与上一年相比下滑了13.03%,毛利率也较上年减少了4.76个百分点。
值得高度重视的是,华侨城A文旅板块毛利率已经连续多年下滑。2021年至2024年分别为32.36%、24.47%、19.10%、14.34%,4年累计减少了18.02个百分点。当地产板块逐渐走向式微,投资人最为关心的便是文旅板块的发展前景。记者注意到,在华侨城A于3月31日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超过半数的问题都聚焦在文旅和主题公园业务上。
公司自信地表示:“在竞争优势方面,我们有着多方面的先发优势。公司知名旅游项目遍布全国的核心城市,占据了优质的市场资源;多年的开发运营,让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储备了大量优秀的管理人才;在产品方面,我们不断顺应消费需求和市场趋势,先后推出了锦绣中华、世界之窗、欢乐谷、欢乐海岸、欢乐海岸PLUS等一批行业领先的文旅产品。”
图片来源:欢乐谷官网
中国主题公园研究院院长林焕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华侨城(集团)是中国主题公园的鼻祖”。业界普遍将1989年我国第一个主题公园锦绣中华的建成开放视为中国主题公园的开端。而后在1998年,第一家欢乐谷在深圳建成开业,引领了中国主题乐园的发展壮大。在这一过程中,华侨城集团凭借其央企优势、强大的投资能力、卓越的设计能力和出色的经营能力,引领了中国主题公园的发展,也为行业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
不过,林焕杰也指出,近10年间,华侨城A没有跟上行业的发展潮流。“如今,越来越多的主题公园和海外品牌纷纷进入市场,并且都在不断创新,引入多元化的IP。然而,华侨城A却‘船大掉头慢’,在创新方面的发力明显不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竞争力,进而影响了公司的业绩。”
的确,作为行业先行者的华侨城A正面临着客流量回落的难题。年报显示,2024年华侨城A旗下文旅项目共接待游客8081万人次,同比下滑了13.7%。
林焕杰向记者解释称,这个客流量其实已经算是不错的表现。“2023年国内文旅市场呈现出一片火热的景象,但这对行业而言只是一个‘补偿性增长’。所以到了2024年,包含主题公园在内的整个文旅市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游客量的下降和营业收入的萎缩。”
《2024中国主题公园竞争力评价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0月,内地市场共有385家主题公园,其中包括87家特大型和大型主题公园、298家中小型主题公园,当中有22%处于亏损状态,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当前主题公园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
欢乐谷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官网显示,公司目前管理着深圳、北京、成都、上海等地的8个欢乐谷和10个玛雅海滩水公园,以及深圳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深圳世界之窗、襄阳度假区等共25个主题公园,遍布全国13个城市。
今年已经27岁的大IP“欢乐谷”曾经占据着市场优势,但随后遇到了迪士尼、方特主题乐园、环球影城等大批竞争对手,不少受众被分流。今年夏天,国际知名IP乐高乐园也将在上海开业,市场竞争势必会愈发激烈。
面对主题公园迭代的浪潮以及海内外竞品的围攻,华侨城A制定了一系列策略。“在增量方面,公司一方面会加快主题公园的拓展步伐,另一方面会通过轻资产输出和租赁经营的形式,推动新的酒店和自然人文景区项目的落地。在存量上,公司正在研究开展上海欢乐谷、成都欢乐谷等项目的更新改造。”华侨城A在上述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表示,将聚焦欢乐谷的主题公园业务,明确“城市IP娱乐主场”的运营思路,始终坚持深挖在地文化,打造主题娱乐区,持续开展节庆活动,实现主题公园和当代文化的有机融合。此外,还会积极推动数字科技和文旅业务的深度融合。
成都欢乐谷与游戏IP的合作,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杜蔚 摄
华侨城A认为,文旅产品的创新是投资者最为关心的话题。“公司将创新主题公园的夜间经营模式,研发新一代投资规模更为精益的‘水公园 ’产品模型,创新酒店 度假产品的创新组合,这是我们接下来产品研发和创新的重点。”
“公司正在通过数字化技术,促进‘门票经济’升级为‘场景经济’。”华侨城A称,公司正在推动华侨城品牌IP化和数字化发展策略,试图构建“科技 内容 场景”三位一体的护城河,进而创造长期价值。
在林焕杰看来,欢乐谷要想吸引更多消费者,需要在创新力和吸引力方面下足功夫。“首先在内容上,欢乐谷需要不断更新项目,以保持新鲜感,这样一方面可以吸引新游客,另一方面能够促进游客的重游率。其次,要让游客得到实惠,根据市场需求,给消费者制定差异化的优惠政策,以此来增强竞争力。”
“扩大地域范围也十分关键。不同城市的欢乐谷可以瞄准区域市场的需求,找到各自的优势,力争将周边城市的游客吸引过来。”林焕杰告诉记者,主题公园竞争的重心始终都是围绕差异化,“只有常变常新,保持新鲜度,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客流”。
本文深入分析了华侨城A 2024年年报,揭示了其营收亏损、文旅板块困境等问题。同时指出欢乐谷面临新老对手的激烈竞争,华侨城A虽制定了一系列策略,如拓展项目、更新改造、推动创新等,但要想提升市场地位,还需在创新力、吸引力和地域拓展等方面持续努力,以应对行业的挑战。
原创文章,作者:Sere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0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