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谋独”不断,解放军“海峡雷霆”行动亮剑 “海峡雷霆”演练彰显中国捍卫主权决心,“台独”末路不远

本文围绕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组织的“海峡雷霆 – 2025A”演练展开,阐述了演练的具体内容、目的,指出这是对赖清德“谋独”行径的有力反制,同时驳斥了美西方的无理指责,强调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共识,“台独”和外部干涉势力必将遭到反制。

在4月2日这一天,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于台湾海峡中部、南部相关海域精心组织了“海峡雷霆 – 2025A”演练。此次演练意义重大,重点实施了查证识别、警告驱离、拦截扣押等多个重要科目。通过这些科目的演练,旨在全面检验部队的区域管控能力、联合封控能力以及精确打击重要目标的能力。

与此同时,当天山东舰航母编队也在台岛以东海空域展开了紧张的演练活动,主要进行对海对陆打击等关键科目。据军方人士透露,“海峡雷霆 – 2025A”演练的最大亮点在于,东部战区陆军部队在东海相关海域实施了远程火力实弹射击演练。在演练中,部队对重要港口、能源设施等模拟目标进行了精确打击,并且取得了预期的良好效果。

赖清德“谋独”不断,解放军“海峡雷霆”行动亮剑 “海峡雷霆”演练彰显中国捍卫主权决心,“台独”末路不远

此次演练,是针对赖清德猖狂言论和“绿恐谋独”行径的又一次有力反制。回顾过往,从去年的“联合利剑”行动到今年的“海峡雷霆”行动,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解放军遏“独”的工具和手段越来越多样化。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陈桂清在接受《国际锐评》采访时指出,“海峡雷霆 – 2025A”演练具有诸多显著特点。它更加强调精确打击,能够精准地命中目标;更加注重协同作战,各部队之间配合默契;更突出立体封控,形成全方位的管控态势。此次演练打击力度更大、实战味更浓、震慑效果更强,以雷霆万钧之势彰显了中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和强大能力。

赖清德自去年5月上台以来,其分裂行径不断升级。他不断鼓吹所谓“两岸互不隶属”的“新两国论”,严重破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今年3月13日,赖清德更是变本加厉,不但再度宣扬分裂谬论,还将大陆界定为“境外敌对势力”,并抛出所谓“17项策略”,妄图全面切割两岸交流。对于赖清德这种“谋独引战”的行径,岛内民众表达了强烈的反对,舆论也对其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大陆采取有力反制措施、坚决惩戒“台独”分裂势力,这不仅是在捍卫《宪法》的权威,也是落实《反分裂国家法》《国防法》等法律的实际行动,是合情、合理且合法的正义之举。

然而,少数美西方国家和组织却罔顾事实,跳出来翻炒“反对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的话术,对中方进行无理指责。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台海现状”呢?由于外部势力的干涉破坏,海峡两岸尚未实现统一,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从未分割,也不容分割,这就是真正的台海现状。

从法理层面来看,《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一系列具有国际法律效力的文件,都明确无误地确定了中国对台湾地区的主权。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第2758号决议,从政治上、法律上和程序上彻底解决了包括台湾在内的全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明确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只有一个,不存在“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问题。

目前,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世界上已有183个国家同中国建交。而民进党当局连续八年被世界卫生大会拒之门外,更是接连丢掉10个所谓“邦交国”,其国际活动空间大幅萎缩。这充分说明,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大陆对“台独”分裂势力进行坚决惩戒,体现了联合国决议精神,也符合国际共识。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明确表示,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将继续坚持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坚定支持一个中国原则。

事实上,那些给赖清德撑腰打气的少数外部势力,才是破坏台海和平稳定的幕后黑手。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谁鼓吹“台独”就是企图搞分裂,谁支持“台独”就是干涉中国内政,谁纵容“台独”就是破坏台海稳定。中国决不允许任何人、任何势力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台独”闹得越凶,对其的约束就会越严格。那些纵容支持赖清德之流的外部势力,如果继续违反一个中国原则、插手干涉中国内政,也必然会遭到中国的反制。

解放军“海峡雷霆 – 2025A”演练的相关情况,强调这是对赖清德“谋独”行径的反制。同时从法理和国际形势等方面说明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共识,“台独”和外部干涉势力的行为是错误且会遭到反制的,彰显了中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

原创文章,作者:modes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0993.html

(0)
modestymodesty
上一篇 2025年4月3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