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德国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斯特凡·哈通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接受专访展开,深入探讨了中国在全球产业变革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博世在中国的发展布局和对未来的展望。
在德国汉诺威,一场关于全球产业变革的深刻探讨正在进行。德国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斯特凡·哈通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接受了记者的专访,他提出了一个极具前瞻性的观点:“今天的中国,不仅是制造中心,更是全球创新引擎。”
在全球产业变革的汹涌浪潮中,中国正以令人惊叹的速度推动着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和绿色技术创新。这一系列的创新举措,不仅重塑了中国本土的产业格局,更为全球工业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3月31日,在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斯特凡·哈通接受了记者的专访。他指出,中国在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工业智能化等多个领域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中国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不断取得突破,产业升级的速度远远超出了预期。对于博世这样的企业来说,中国市场的意义已经不仅仅是一个销售增长点,更是技术研发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源。
2024年,博世在中国市场取得了骄人的成绩,销售额达到了1428亿元人民币。与此同时,博世还不断加大在华投资力度。哈通介绍,2024年,博世在苏州建成了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及自动驾驶研发制造基地,其合资公司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在太仓投产了三期工厂,博世还在南昌与本土企业合作建设了商用车电驱动系统生产基地。
通过这些关键的布局,博世不仅加快了在中国市场的技术落地,还进一步与本土产业链实现了深度融合。哈通表示,博世始终坚信本地化创新是保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博世已经与中国整车制造商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能够提供从智能驾驶、电气化动力总成到车载中央计算机等全方位的解决方案。许多前沿技术都是在中国市场率先开发并落地应用的,这些经验不仅助力博世在中国的发展,也帮助博世能够更快地响应全球市场的需求。
在本届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博世重点展示了氢能技术。哈通认为,中国在氢能领域潜力巨大,不仅是氢能技术的重要应用市场,更是关键的研发和生产中心。
当前,全球贸易的不确定性不断加剧,这给制造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哈通表示,博世始终支持自由公平的贸易,过多的贸易壁垒不仅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还可能阻碍全球创新合作。他指出:“如果各国之间不断加征关税,全球供应链将变得更加复杂,这可能会给整个行业的长期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面对不断变化的贸易环境,博世在全球主要市场建立了完整的生产和研发体系,以确保供应链的稳定和市场适应能力。哈通强调,全球协作对技术进步至关重要。“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不同市场之间的合作可以加速创新应用的落地。如果全球市场被过度割裂,可能会影响技术推广的速度,并延缓全球产业升级的步伐。”
展望未来,哈通认为技术创新的最大推动力来自全球合作,而非单一市场的封闭发展。中国在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所付出的努力,为全球企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我们期待与更多中国本土企业深化合作,共同推动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和数字化产业的发展。”
本文通过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斯特凡·哈通的视角,展现了中国在全球产业变革中的重要地位,既作为制造中心拥有强大的产业基础,又作为创新引擎推动着全球工业的发展。博世在中国的积极布局和对全球合作的重视,也凸显了中国市场对跨国企业的吸引力以及全球协作对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性。
原创文章,作者:Dermo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1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