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的汽车关税加征措施,详细介绍了该措施的生效情况、具体内容,阐述了中方的反对态度,还提及此举措在美国国内和全球范围内引发的质疑与批评。
在国际贸易的风云变幻中,一则重磅消息引起了全球关注。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宣布的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的措施,于4月3日正式生效。这一举措无疑是在全球汽车产业和贸易格局中扔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在周四商务部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何亚东明确表态,中方坚决反对美方基于所谓的232调查采取有关的关税措施。何亚东指出,美方再次以国家安全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这种做法已经引起了众多贸易伙伴的强烈不满。
他进一步强调:“全球汽车产业高度依赖跨国产供链,美方的这一措施人为地割裂了美国与其他地区的产供链关系。这既无助于所谓的国家安全,也无法对美国的国内产业起到帮助作用,反而更加凸显了美方措施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霸凌主义底色。”
时间回溯到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白宫发表声明,称美国总统特朗普当日宣布国家紧急状态。特朗普此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美国的竞争优势,保护美国主权,并加强美国国家和经济安全。当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布美国将对所有国家征收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的“对等关税”。
声明中还特别提到,一些商品将不受“对等关税”的约束,其中包括已经受第232条关税约束的钢铝制品、汽车和汽车零部件。也就是在这一天,特朗普宣布自4月3日起,对所有进口车加征25%的关税。
根据白宫发布的文件,这25%的关税将适用于进口乘用车(如轿车、运动型多功能汽车等)和轻型卡车,以及关键汽车零部件(像发动机、变速箱等)。并且,该关税还将在必要时扩展至其他零部件。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此前征收的汽车关税整体上处于2.5%的水平,对轻型卡车征收的关税为25%,对符合美墨加协定原产地规则的汽车产品免税。而此次最新的25%汽车关税,是在已有关税基础上加征的。
人民日报在周四的报道中,援引了美国商会负责国际政策的高级副总裁约翰·墨菲对媒体说的话。约翰·墨菲认为,加征关税将“伤害而非帮助美国汽车工业”,还会危及很多美国人的工作岗位。由此可见,美加征关税的举措在美国国内也遭到了质疑。
不仅如此,这一举措在全球范围内也引发了强烈反应。在当地时间3月31日至4月4日举办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德国总理朔尔茨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提出了明确批评。朔尔茨在致辞中指出,自由贸易是全球繁荣的基石,但美国总统特朗普推行的保护主义政策正使其面临严峻挑战。他警告称,美方不断加征关税将加剧全球不确定性,加深世界经济分裂,这对绝大多数企业而言绝非好兆头。
此外,欧洲工业界人士也纷纷表达了担忧,他们认为这一政策将冲击全球供应链,加剧经济的不确定性。
本文围绕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这一事件展开,详细介绍了事件的来龙去脉,包括白宫声明、关税适用范围等。中方明确反对这一贸易保护主义举措,且该举措在美国国内和国际上都引发了质疑和批评,凸显了贸易保护主义对全球汽车产业和经济的负面影响。
原创文章,作者:modes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1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