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三步挑甘蔗,清明时节放心吃

本文围绕网上流传的“清明蔗,毒过蛇”这一说法展开,邀请福建农林大学国家甘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高三基进行解读,介绍了霉变甘蔗的特征、危害以及挑选新鲜甘蔗的方法,旨在让大家理性看待“清明蔗”问题。

甘蔗那清甜多汁的口感,一口下去,爽口又解渴,深受不少人的喜爱。然而最近,网上流传的一句“清明蔗,毒过蛇”,可让不少网友的心都揪起来了。好多网友都表示:“家里老人一直念叨,清明节可不能吃甘蔗,说是‘清明蔗,毒过蛇’”“还有人说清明节的甘蔗吃了会出人命”。这说法到底是真是假呢?

福建农林大学国家甘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高三基给出了解答,他表示:“‘清明蔗,毒过蛇’,这其实是大家的一个误解。甘蔗本身是无毒的,只不过到了春季,气温逐渐升高,空气湿度也变大了,这样的环境特别适合一些霉菌生长繁殖。当甘蔗发生霉变的时候,才会产生毒素。”

专家着重强调,“清明蔗,毒过蛇”并非指清明时节的甘蔗天生就有毒,而是提醒大家,此时的气候条件下,甘蔗很容易霉变从而产生毒素。所以大家在吃甘蔗之前,一定要仔细分辨。

学会三步挑甘蔗,清明时节放心吃

高三基副主任还告诉大家如何辨别霉变的甘蔗,他说:“霉变的甘蔗会有一些明显的症状,能看到甘蔗内部出现红褐色,而且还会闻到酸馊味或者酒糟味,这就是甘蔗霉变的典型表现。”

大家常说的“红心甘蔗”其实是有毒的,仅仅0.5克毒素就可能让人中毒。

根据专家的说法,霉变的甘蔗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切开后能看到内部变红、变褐,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红心甘蔗”。那要是不小心误食了“红心甘蔗”,会出现什么症状,又该怎么紧急处理呢?

专家介绍,未成熟的甘蔗更容易发生霉变,其中有一种节菱孢霉菌,在它生长繁殖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叫3 – 硝基丙酸的神经毒素。这种毒素非常厉害,仅仅0.5克就可能使人中毒。

学会三步挑甘蔗,清明时节放心吃

高三基副主任指出:“3 – 硝基丙酸是一种强烈的嗜神经毒素,人体吸收后发病很快。中毒后,有些人会出现头晕、呕吐、抽搐等症状,严重的甚至会死亡。而且目前针对3 – 硝基丙酸中毒还没有特效药。”

有时候甘蔗只是几小节或者一部分发生了霉变,那把霉变的部分切除后,剩下的甘蔗还能不能吃呢?

学会三步挑甘蔗,清明时节放心吃

高三基副主任明确表示:“就算把霉变部分切掉了,肉眼看不到变红的症状,但其实甘蔗已经感染了霉菌,也产生了毒素,吃了还是有中毒的风险。”

既然如此,在这个季节要怎么挑选甘蔗呢?其实只要通过看、摸、闻这三步,就能挑选到新鲜的甘蔗。

记者在超市里看到,甘蔗有的是整根出售,也有部分被削皮切段后按份卖。专家建议,这个季节吃甘蔗,尽量挑选新鲜的。下面就来看看专家介绍的挑选方法:

第一步,看甘蔗。先看整根甘蔗的叶片,如果叶片还是青绿色的,说明甘蔗比较新鲜;要是叶片已经枯黄了,那就说明这甘蔗存放的时间很久了。还可以看甘蔗的表皮,表皮有光泽度的就是好甘蔗,如果表皮出现皱缩,那就不太好了。

第二步,用手指挤压甘蔗。如果甘蔗被挤压后感觉松软,那就说明它储存的时间很长了。

第三步,闻甘蔗。切开甘蔗后,如果能闻到水果的清香味,说明这甘蔗可以食用;要是闻到酸馊味、酒糟味,那这甘蔗就不能要了。

学会三步挑甘蔗,清明时节放心吃

只要掌握了一看二摸三闻这三步,就能轻松挑选出新鲜甘蔗。此外,专家也再次强调,“清明蔗,毒过蛇”的说法并不准确,大家不用盲目恐慌,要理性看待。

本文主要针对“清明蔗,毒过蛇”这一说法进行了科学解读,指出是春季气温和湿度变化导致甘蔗易霉变产生毒素,并非清明时节甘蔗本身有毒。介绍了霉变甘蔗的特征、危害以及挑选新鲜甘蔗的方法,提醒大家理性对待“清明蔗”,避免误食霉变甘蔗带来健康风险。

原创文章,作者:Dermo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1970.html

(0)
DermotDermot
上一篇 2025年4月4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