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劾风暴后,韩国大选谁能突出重围?

本文聚焦韩国宪法法院通过对尹锡悦的弹劾这一重大政治事件,详细介绍了弹劾案的台前幕后细节,包括五项指控及相关争议,同时分析了弹劾后韩国的政治局势,如各党派进入大选备战状态,对国民力量党和共同民主党在大选中的情况进行了探讨。

据新华社消息,韩国宪法法院于4日上午宣布通过对尹锡悦的弹劾,尹锡悦就此被罢免总统职务。依据韩国宪法规定,总统被罢免后需在60天内举行总统选举,在此情况下,各党派预计会迅速投身到大选的备战进程中。

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毕颖达在接受相关采访时指出,弹劾案通过后,韩国政治有望逐步回归正轨,政坛和社会也会相对更为稳定。他分析道:“保守派可能会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应对下一届大选,然而国民力量党想要整合内部力量并非易事,保守派大概率会失去政权。从当前的局势来看,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胜选的可能性极高。”此前,民调机构Real Meter在上月底针对下届总统热门候选人支持度展开调查,结果显示,李在明以49.5%的支持率领跑,保守阵营的雇佣劳动部长官金文洙以16.3%的支持率紧随其后,大邱市长洪准杓、国民力量党前党首韩东勋、首尔市长吴世勋等也在候选人之列。值得一提的是,在上一届总统选举中,李在明仅以不到1%的得票率差距输给了尹锡悦。

自2022年尹锡悦上台后,韩国一直处于“朝小野大”的局面,他面临的政治压力与日俱增。特别是围绕其夫人金建希的丑闻不断发酵升级,这成为在野党攻击他的主要切入点。韩国朝野之间的斗争愈发激烈,尹锡悦推行的改革和预算方案均受到阻碍。为此,他在去年12月3日宣布“紧急戒严”,宣称此举是为了铲除“从北势力”,维护宪政秩序。这是韩国时隔45年再次出现戒严情况,随后韩国国会便通过了对尹锡悦的弹劾案。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旻表示:“尹锡悦从宣布戒严到被国会弹劾,其政治生命基本宣告结束,弹劾案宣判后,一切尘埃落定,他彻底成为政治弃子。”李旻还指出,接下来,尹锡悦主要需要面对“内乱罪”审判等司法问题。同时,他强调,从去年至今的一系列政治动荡使得韩国的政治分裂和极化现象更为严重,保守派更加保守,进步派更加进步,最终形成了一种“敌人思维”,而非“是非思维”。

弹劾的台前与幕后

尹锡悦弹劾案包含五项指控,分别是紧急戒严是否违宪、军警围堵国会是否违宪、发布“禁止政治活动”条款是否越权、是否曾有“逮捕议员或法官”指示,以及是否试图操纵选举委员会。这些指控涉及戒严过程中的诸多隐秘细节,也成为该案裁决的关键所在。去年12月3日晚,尹锡悦通过电话向各部门直接下达命令,这一行为被视为核心焦点之一。前国家情报院第一次长洪壮源在作证时称,尹锡悦在宣布戒严后给他打电话指示:“趁此机会全都抓进去清理掉。”不过,他也补充表示,尹锡悦并没有指示具体要抓捕谁,只是要求给前防间谍司令官打电话。尹锡悦方面的律师抓住这一漏洞进行辩护,称指示是抓间谍,洪壮源误解了含义。随后,前陆军特战司令官郭钟根作证说:“戒严当晚尹锡悦亲自来电话,指示封锁国会,后来又要求‘就算破门而入,也要把人拉出来’。”他清楚地记得,当时部队还没有进入国会,所以拉出来的对象只能是国会议员。然而,尹锡悦在庭审辩论中否认戒严当晚曾指示“从国会拉人”,并指责郭钟根等人是在“为扣上内乱帽子和弹劾而搞阴谋”。

根据韩国《刑法》规定,如果确认尹锡悦指示动用军队或警察逮捕国会议员、在野党领导人或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人员,这将构成以武力推翻立法机关的行为,内乱罪成立。而且,这还被认定为严重违反宪法,足以构成弹劾理由。在弹劾审理过程中,尹锡悦的说法与多名证人的证词相互矛盾,事实真相难以分辨。他主张总统行使紧急戒严宣布权属于统治行为,并誓言“战斗到底”。在他的这种“宣言”影响下,尹锡悦的支持者及保守派人士举行的集会和弹劾抗议行动愈发激烈,甚至出现了冲击首尔法院的事件,有观点认为这受到了极右翼YouTuber和个别宗教人士的煽动。保守派的大规模集会示威与进步派势力形成了分庭抗礼的局面,给宪法法院审理弹劾案带来了巨大的舆论压力。

弹劾案落槌后,韩国社会尤其是极右翼的动态备受关注。毕颖达指出,韩国的极右势力可能会对弹劾罢免结果反应强烈,但他们毕竟只占少数,虽然看似声势浩大,形成的只是短期的轰动效应,实际上是为了吸引眼球和年轻人的加入。而稳健的保守派当中不少人对他们也持批评态度。进步派媒体《韩民族日报》3月发文指出,12·3戒严事件发生之后,很多人毫不避讳地将国民力量党称为“极右翼政党”,该党“极右翼化”的趋势从文在寅政府上台(2017年)前后便开始显现。要阻止这种趋势,就需要将保守政治势力与极右翼社会群体隔离开来。

大选争夺战开启

韩国政界迅速进入大选模式。在共同民主党方面,李在明参选似乎已成定局。而国民力量党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总统弹劾事件的负面影响,需要收拾残局,平息内部事态。在此次弹劾尹锡悦的过程中,国民力量党内曾出现“挺尹派”和“挺韩派(支持韩东勋)”之间的不和,前者反对弹劾,后者希望尹锡悦有序下台,最终韩东勋不堪压力辞去党首。此后,执政党形成了以紧急对策委员长权宁世和党鞭权性东为核心的领导层,对外传达反对弹劾尹锡悦的声音,但党内仍然存在不同的意见。

回顾2016年韩国前总统朴槿惠被国会弹劾后,她所在的执政党新国家党内讧不断,“倒朴派”和“亲朴派”闹得不可开交,最终30多名议员退党,创建了一个新的保守党。保守政党陷入长期分裂,间接导致保守政党在此后几年的国会议员选举、地方选举中落败。如今,国民力量党是否会重蹈覆辙还是能够重整旗鼓,引发了广泛关注。李旻认为,国民力量党从结构上再次分裂的可能性不大,因为有了朴槿惠时期的前车之鉴,可能会在执政路线上出现分化。曾经党内的亲尹势力属于保守中的保守,专注于保守派的基本盘。而目前保守阵营有参选意愿的韩东勋和首尔市长吴世勋,他们主张既要兼顾保守基本盘,又要争取中间选民的“中道”。这两个方向可能会形成分歧。

韩国选民的政治倾向呈现出三成保守、三成进步、四成中间的局面。中间选民目前对政治现状感到失望,而他们正是朝野各方争夺的目标。韩东勋去年12月16日辞去国民力量党党首后,时隔两个月出版回忆录《国民优先》,重启政治活动。他在新书发表会上表示时代应该变化,应该对“87体制”(1987年版宪法)进行修改。这一观点被解读为试图创造新的政治框架,以吸引对现有政治力量持怀疑态度的中立阶层。首尔市长吴世勋也表现出参选的意愿,3月27日在首尔大学演讲时他表示:“一般我都会安静地工作,但一旦选举开始,像我这样的人就会成为可怕的候选人。”不过,韩国检方3月20日就政治掮客明泰均相关嫌疑对吴世勋的办公室及住宅展开扣押搜查,司法风险可能会对他产生不利影响。

在李旻看来,在提前大选的情况下,保守阵营并非完全没有胜算。目前他们的支持率远远落后于李在明,是因为几位候选人分散了支持者。一旦确定唯一候选人,韩国三成的保守倾向选民会为其投票,这部分是“铁票仓”,再加上一部分中间选民,实际上有一战之力。毕颖达则认为,按照目前的局势,李在明胜选的概率非常高,他在党内的地位无可替代,在党外的支持率也遥遥领先。当然,在大选前的这段时间也可能出现对李在明不利的爆料或突发事件,对其竞选造成严重冲击,但他经历了多个官司都能化险为夷,应对能力不容小觑。值得一提的是,李在明近来在政治斗争之余还积极与企业示好,3月20日,他高调与三星电子会长李在镕会晤时表示,“企业好,国家才好;三星好,三星的投资者才好。”他试图改变形象,专注于实用路线、扩大支持基础。在对待财阀集团的态度上,进步派主张严查政企勾结、严打官商腐败,而保守派则强调财阀对韩国经济的贡献,更多采取“亲企业、亲市场”的态度。据韩国《每日经济》报道,有预测称李在明最快将于4月6日左右辞去党代表职务,集中精力准备选举。但也有分析指出,考虑到中立层的舆论,共同民主党不会显示出胜券在握的姿态,暂时会采取“低调”行动。

本文围绕韩国宪法法院通过对尹锡悦的弹劾这一事件展开,详细阐述了弹劾案的相关指控、争议焦点以及弹劾后的政治局势。韩国政坛因尹锡悦被罢免迅速进入大选模式,各党派积极备战。国民力量党面临内部整合和形象重塑的挑战,而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在目前的局势中胜选概率较高。不过,大选前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各方势力的角逐将决定韩国未来的政治走向。

原创文章,作者:Edel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2021.html

(0)
EdelineEdeline
上一篇 2025年4月4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