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异龙镇他腊坝村,介绍了当地村民晾晒萝卜条的忙碌场景,讲述了村子曾经面临的种植困境,以及石屏县烟草专卖局为改善条件所做的努力,展现了“烤烟 + 白萝卜”种植模式给村民带来的增收效果和对乡村振兴的积极作用。
阳春三月底,当我们踏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异龙镇他腊坝村的萝卜地时,一幅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映入眼帘。村民们正全身心地投入到萝卜的采收和初加工工作中,他们有的熟练地拔起萝卜,有的细心地洗去萝卜上的泥土,还有的专注地将萝卜推成条后进行晾晒。
瞧,村民们从地里拔出萝卜后,迅速地削去叶子和根部,把萝卜拿到清澈的水边,仔细地洗净泥土。随后,他们把洗净的萝卜整个儿放在特制的“钢线刀”上,双手用力一压,接着顺时针旋转 90 度再压到底,转眼间,白白胖胖的萝卜就变成了一条条宛如白色“丝带”般的萝卜条。
这是村民余官生在自家地里制作萝卜条的场景,摄影师陆肖蓉用镜头记录下了这一画面。
清晨 8 点刚过,余官生一家就已经在自家萝卜地里忙开了。余官生满脸笑容地说道:“我家今年种了 7 亩白萝卜,把鲜萝卜晒成萝卜条后,每公斤价钱在 7 元左右,亩产值能达到 5000 元。”此时的他,穿梭于晾杆间晾晒萝卜条,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那笑容里满是对生活的满足和对未来的期许。
然而,前些年的他腊坝村,却是另一番景象。由于基础配套设施不足、种植技术落后,农户在烤烟采收完后,大多只能种植一些产值不高的农作物,村里缺乏规模性的种植产业,村民们的收入也十分有限。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自 2005 年以来,石屏县烟草专卖局在上级的部署下,积极行动起来。他们累计投入资金 460 余万元,为他腊坝村修建了地边小水窖、水池、小坝塘、沟渠、管网等一系列配套设施。这些设施的建成,为村里规模性发展农业产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
不仅如此,石屏县烟草专卖局还积极探索多元发展的栽种模式。他们结合他腊坝村气候适宜、光照充足的实际情况,引导农户利用烟后空闲田地种植白萝卜。这种种植模式既盘活了闲置的土地资源,又为农户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
这张照片记录了田间地头萝卜条晾晒的壮观场景,同样出自摄影师陆肖蓉之手。
余官生对这种烟后种植白萝卜的模式赞不绝口,他说:“栽完烤烟的地里还有剩余肥力,再种白萝卜可以少施化肥,降低成本,而且种植时间也不冲突。”
得益于这种科学合理的种植模式,去年他腊坝村白萝卜种植规模超过 3000 亩。按市场价估算,整村白萝卜收入将超过 1500 万元。如今,靠着“烤烟 + 白萝卜”的种植模式,当地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也为当地乡村振兴和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文介绍了石屏县异龙镇他腊坝村村民晾晒萝卜条的场景,回顾了村子曾经面临的种植困境。石屏县烟草专卖局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探索多元种植模式,引导村民发展“烤烟 + 白萝卜”产业,实现了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村民的增收,为乡村振兴和经济发展增添了动力。
原创文章,作者:Isaia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2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