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季手足口病与蜱虫威胁,如何保障孩子健康?,警惕!春季手足口病高发,蜱虫也来“捣乱”

春季手足口病和春夏季蜱虫问题展开,介绍了手足口病的特点、预防和应对方法,以及被蜱虫叮咬后的症状和处理措施,旨在为家长和大众提供实用的健康防护知识。

进入春季之后,手足口病迎来了高发期,这让众多家长忧心忡忡,生怕孩子的健康受到手足口病的影响。手足口病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发的儿童常见传染病,主要感染对象为 5 岁以下的儿童。那么,究竟应该怎样预防手足口病呢?家长和学校又需要采取哪些应对措施呢?

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管理处研究员常昭瑞表示,从既往的监测结果来看,每年 4 月份起,我国手足口病的病例数会逐渐增多,5 到 7 月份更是发病的高发季节。随着气温的逐渐回升,手足口病的病例数也会呈现出增多的趋势。不过,家长们无需过度担忧。

一方面,大多数手足口病患者症状较轻,预后情况良好;另一方面,通过科学的防护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感染手足口病的风险。

春夏季手足口病与蜱虫威胁,如何保障孩子健康?,警惕!春季手足口病高发,蜱虫也来“捣乱”

常昭瑞研究员提醒,如果孩子出现发热症状,同时手、足、臀等部位出现疱疹、皮疹,或者口腔黏膜、舌头出现溃疡和疱疹,那么孩子有可能患上了手足口病,此时应及时带孩子就医。在就医过程中,还需要密切观察孩子的意识状态、手脚皮肤温度以及是否有肢体抖动等情况。此外,要适时做好患儿的隔离工作。另外,给孩子接种肠道病毒 71 型灭活疫苗也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手段。接种该疫苗可以有效预防 EV71 感染相关的手足口病以及重症的发生,建议 6 月龄以上的适龄儿童尽早接种疫苗,并且鼓励在 12 月龄之前完成全程接种,以便尽早发挥疫苗的保护作用。

除了手足口病,春夏季还需要警惕蜱虫的威胁。

一旦被蜱虫叮咬,必须妥善处理。

春夏季来临,户外的蚊虫数量明显增多。从往年的情况来看,有不少网友分享了自己出游时被蜱虫叮咬的经历。那么,被蜱虫叮咬后会出现哪些症状呢?遇到这种情况,又该如何正确处理呢?

专家介绍,被蜱虫叮咬后的症状通常因人而异,一般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是局部反应。被叮咬的部位可能会出现红肿、瘙痒或者轻微疼痛的症状,和蚊虫叮咬有些相似,但持续时间会更长。第二种是过敏反应。部分人群对蜱虫唾液中的蛋白质过敏,可能会出现皮疹、水疱,甚至全身性的荨麻疹。第三种是感染症状。如果蜱虫携带病原体,就有可能引发发热、头痛、肌肉酸痛、乏力等全身症状。

一旦被蜱虫叮咬,一定要妥善处理。

春夏季手足口病与蜱虫威胁,如何保障孩子健康?,警惕!春季手足口病高发,蜱虫也来“捣乱”

中国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首席专家刘起勇介绍,首先要尽快移除蜱虫。蜱虫在吸血时会将头部埋入皮肤,这时要用镊子或者专用蜱虫移除工具,紧贴皮肤夹住蜱虫头部,然后缓慢垂直向上拔除。其次要进行消毒处理,用酒精或碘伏清洁叮咬部位,避免感染。最后要进行健康观察,在接下来的几周内,密切留意是否出现发热、皮疹或其他异常症状。如果出现不适,要及时就医,并且一定要告知医生曾经被蜱虫叮咬过,这样便于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

春季手足口病和春夏季蜱虫的相关知识。对于手足口病,介绍了发病时间、特点及预防应对措施;对于蜱虫,说明了叮咬后的症状和处理方法。提醒大众在春夏季要注意预防这两类健康威胁,做好防护和应对工作。

原创文章,作者:Dermo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7048.html

(0)
DermotDermot
上一篇 2025年3月28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