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徐州经开区,深入报道其锚定“全年GDP破千亿元”目标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通过实地采访,展现了工程机械等主导产业回暖、项目建设火热推进的场景,同时介绍了企业加大投资、项目加速投产的情况,以及当地政府为提升效率和服务所采取的举措,彰显了徐州经开区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干劲。
在经济发展的征程中,徐州经开区坚定地锚定“全年GDP破千亿元”这一宏伟目标,今年更是铆足了干劲,全区经济运行呈现出向上向好的积极态势。3月下旬,记者深入当地进行采访,惊喜地发现工程机械等主导产业回暖的积极因素正如同繁星般不断叠加。与此同时,项目建设、招引和服务的力度也在持续加大,徐州经开区正以加倍的干劲奋勇拼搏,努力拿出更多令人瞩目的实绩,向着既定目标全速冲刺。
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今年1月、2月,徐州经开区规上工业产值连续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态势,这无疑为全年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月27日,记者来到东宇二期项目现场,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此时,厂房钢结构主体已经基本建成,工人们正争分夺秒地进行屋面板、外墙板安装作业。据了解,该项目预计今年7月完工、年底投产。
时光回溯到10多年前,江苏东宇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在徐州经开区投资建厂。去年,这家企业做出了一个“大手笔”的决策——在当地选新址开建二期项目。新厂区面积达145亩,几乎是一期厂区的两倍;年产能更是达到6万吨,相较于一期的4万吨产能,相当于再建了一个更大规模的“东宇”。面对工程机械行业近年处于下行期,不少企业都在收缩的大环境,记者不禁向东宇公司工厂经理范伟抛出疑问:东宇为何还要加大投资建厂房、扩产能呢?
范伟信心满满地表示:“公司经过深入分析和预判,认为行业形势在经历周期性波动后必将迎来反弹。我们现在加快建设,就是为了提前做好准备,不然等忙起来的时候想再建就来不及了。”他不仅对行业发展充满信心,更对在徐州经开区做大做强有着坚定的信念。要知道,这里不仅是徐工集团总部所在地,世界工程机械巨头卡特彼勒也在此建成了其在中国的首家工厂。东宇公司凭借自身的实力,如今已是卡特彼勒的“银牌供应商”。范伟透露:“今年一季度的订单量环比上浮10%,同比也在上升,预计二季度会保持这一良好势头。”
在施工领域摸爬滚打35年的刘天宏,今年第一次来到徐州承接工程。他负责的博鼎新能源发动机项目可是省重大产业项目,一期投资高达30亿元。目前,该项目6个厂房的基础施工已经顺利完成。刘天宏兴奋地说:“项目今年元旦开工,原本打算年底投产,但是在各部门强有力的保驾护航下,部分厂房预计6月中旬就能投产。”
在博鼎项目的现场办公区,记者注意到有两个办公室分别留给了区发改局和街道工作人员。这一贴心的安排,极大地方便了他们随时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一线驻守的大黄山街道项目服务专员王军向记者讲述了一个故事:项目在从临时用电改为正式用电时,原本涉及七八个部门,办手续通常要一周左右。然而,这次在多方的协调下,项目提交申请后第二天,所有手续就全部办完,后一日的凌晨1点就顺利送上了电。据了解,项目全面达产后,将具备年产发动机10万台、热管理系统20万套的能力,年产值预计达100亿元。
项目建设能够如此高效地推进,背后离不开效率的提升和服务的到位。徐州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陈堂清表示:“我们切实把导向树起来、把节奏带起来、把效率提起来,着力做好总量壮大、增量导入、结构优化‘三篇文章’,全力‘争先率先、持续领先’,以过硬成绩引领和支撑徐州经济高质量发展。”聚焦“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徐州经开区正大力开展专项行动,比项目招引、看质量规模,比投产达效、看发展实绩。
徐州经开区秉持着“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的务实精神,目前已经开启了“倍速”模式。年度投资71.3亿元的7个省级重大产业项目和年度投资170.7亿元的45个市级重大产业项目,开工率分别达83.3%和70%。与此同时,当地还提出,今年要深入推进招商选资和“全员招商”,积极引进一批质量型、科技型、创新型项目,确保今年签约落地超亿元项目80个以上,新增50亿元级企业2家、10亿元级企业5家、规上工业企业80家以上,加快形成“链主龙头企业顶天立地大树成荫、中小微企业铺天盖地小树成林”的良好产业生态。
本文围绕徐州经开区锚定“全年GDP破千亿元”目标展开,通过介绍东宇二期项目、博鼎新能源发动机项目等具体案例,展现了当地主导产业回暖、项目建设提速的良好态势。同时,强调了政府提升服务效率、开展专项行动的积极举措,以及未来的招商和产业发展规划,充分体现了徐州经开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和有力行动。
原创文章,作者:Dermo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2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