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玉雕师谢忠仁在台北举办的“森林精灵”玉雕创作艺术展,展示了他以野生动物为原型的精美玉雕作品,同时探讨了台湾玉雕技艺面临的困境,以及谢忠仁对大陆玉雕发展的观察和期待。
台北,3月18日消息。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玉雕师谢忠仁的艺术世界,领略他如何将宝岛的灵气巧妙地雕琢进玉石之中。
在谢忠仁的玉雕作品前,仿佛能看到一个充满生机的动物世界。黑熊、松鼠、猫头鹰等自带灵气的野生动物,被他以精湛的技艺“压缩”成手掌大小的雕塑。这些精灵般的形象栩栩如生,每一个细节都展现出大自然的灵动之美。
此刻,“森林精灵”谢忠仁玉雕创作艺术展正在台北热闹举行。虽然展厅的空间不算大,但十个玻璃展柜中陈列着数十件不同玉质的雕塑作品,每一件都像是一个独立的艺术小世界。而最吸引观众目光的,当属谢忠仁运用台湾花年糕玉雕技法创作的“亲子猫头鹰”。两只猫头鹰相互依偎在一起,都呈现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独特形态,那意趣盎然的模样,让人忍不住驻足欣赏。
谢忠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从展柜中轻轻拿出一件黄玉多纹松鼠。这只松鼠形态似站非站,鬃毛细密整齐,仿佛下一秒就会从玉石中蹦跳出来。他感慨地说道:“在城市里,大家平时很难见到这些可爱的动物。如何在质地坚硬的玉上雕出灵动感,甚至让人能真切地感受到自然的生命力,这可是一项传统技艺。”
谈及玉雕原料,谢忠仁透露:“我手中的和田玉原料是年轻时收集来的,如今它的价格已经今非昔比了。”同时,他也流露出深深的忧虑。他认为,台湾的玉雕技艺正在逐渐凋零。一方面,学习玉雕的成本越来越高,高昂的学费、原料费等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不敢踏入这个行业;另一方面,与大陆蓬勃发展的玉雕产业相比,台湾的玉雕产业缺乏竞争力,这也导致能留在行内的学徒越来越少。
谢忠仁出生于彰化,自幼就进入玉石加工厂学习。1994年,他勇敢地自立门户,开启了属于自己的创作之路。他擅长将生活中的烟火气巧妙地雕入玉石之中,他的系列作品“台湾美食”曾荣获多项大奖。有媒体将他的“卤肉饭套餐”玉雕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翠玉白菜”相提并论,称赞他有让人食指大动的独特功力。
从艺超过30年,谢忠仁对玉文化有着深刻的感悟。他说:“玉文化代代传承,它是独属于东方人的审美趣味。能和玉产生共鸣,这与我们含蓄、内敛的性格底色息息相关,我们都希望自己的个性能如玉石般温润。”
“这些年,我一直密切关注着大陆的玉雕作品。大陆玉雕的水平之高是有目共睹的,更让我羡慕的是,有许多年轻人积极投入到这项技艺中,营造出了浓厚的发展氛围。”谢忠仁观察到,全球艺术品市场对中国玉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几乎每年都能看到顶级拍卖公司推出玉器专场。他满怀期待地表示:“让东方气韵走入世界主流艺术品市场,我认为,大陆的玉雕师傅和作品很有机会。”
文章介绍了台湾玉雕师谢忠仁在台北举办的玉雕艺术展,展示了他以野生动物为题材的精美作品,体现了其高超的技艺。同时也指出了台湾玉雕技艺面临的成本高、产业竞争力不足等困境。谢忠仁对玉文化有深刻理解,且关注大陆玉雕发展,认为大陆玉雕在走向世界主流艺术品市场方面颇具机会。
原创文章,作者:Dermo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