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青年赴鲁祭孔,共续两岸文化情缘,30名台湾青年山东行:祭孔参访,感受两岸文化交融

马英九文教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带领30名台湾青年参加2025海峡两岸孔子文化春会,在山东多地参访的相关情况,包括祭孔仪式、文化体验、缅怀英烈等活动,展现了两岸文化的紧密联系以及民间交流的重要性。

近日,一场跨越海峡的文化交流活动拉开帷幕。马英九文教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精心组织,带领着30名充满朝气与期待的台湾青年,踏上了山东这片充满历史韵味的土地,参加2025海峡两岸孔子文化春会。他们的行程丰富多彩,涵盖了山东泰安、枣庄等多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

当参访队伍来到山东济宁曲阜市的孔庙时,一幅庄严肃穆的画面呈现在眼前。参祭人员整齐统一,每个人都佩戴着鲜艳的黄色绶带。在司礼官的专业引导下,他们沿着那历经岁月洗礼的古朴青石板路缓缓前行。脚步沉稳而坚定,仿佛每一步都踏在历史的长河中。最终,他们依次有序地步入大成殿,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祭拜至圣先师孔子。

对于参加此次祭孔仪式的台湾青年们来说,这是一次意义非凡的体验。台湾青年林同学满怀感慨地说:“这次参加祭孔仪式,我内心深处祈愿中华文化和儒家经典能够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他还敏锐地发现,两岸的祭孔仪式存在着很多相似相通之处。这让他深刻地感受到,儒家思想就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流淌在两岸共通的传统文化血脉之中,将两岸同胞紧紧相连。

另一名台湾青年也向记者分享了自己的感受。他提到,在台湾的孔庙,人们通常会祈愿考试顺利、学业进步。而他有着自己的梦想,那就是考取土木技师。此次在曲阜孔庙,他虔诚地祈愿自己能够实现这个梦想。

马英九文教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对这些传统祭祀活动有着深刻的见解。他说:“祭孔、祭炎帝等传统祭祀活动,是两岸同胞共有的精神寄托。它们承载着两岸同胞深厚的情感,也是维系两岸关系的重要载体。”这种跨越海峡的共识,充分彰显了两岸文化不可割断的血脉联系。他坚定地表示:“无论外界如何干扰,都无法割裂这份与生俱来的紧密联结。”

在交流过程中,在南京云锦博物馆工作的台湾青年何冠奕也分享了自己的独特感触。他引用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经典名言,深情地说:“不管是作为朋友,还是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我都感到自己回家了。”

在山东济宁曲阜的尼山圣境景区,一场文化盛宴正在上演。庄重肃穆的佾舞,展现着传统文化的典雅与庄重;节奏明快的街舞,充满了青春活力与现代气息;科技感满满的歌舞秀,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各种精彩的表演轮番呈现,让何冠奕目不暇接。他看到孔子故里以如此多样化的形式助力传统文化创新焕活,兴奋不已,还表示很想带家人来体验大陆的发展成就。

在山东期间,台湾青年们的行程安排得十分充实。他们还前往枣庄等地进行参访。恰逢清明节前夕,参访团来到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在这里举办了一场庄严的敬献花篮仪式。萧旭岑及青年学生们神情肃穆,向台儿庄大战纪念碑敬献鲜花,以此表达对抗战英烈的深切缅怀与敬仰之情。在台儿庄两岸公园,参访团一同走过“乡愁路”,这里充满了台湾元素,让他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乡情。随后,他们携手种下了寄托着美好期望的“同根树”,寓意着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气连枝。

萧旭岑强调:“两岸民间交流至关重要。民间越了解彼此,两岸越有共识、误解越少,所以我们持续推动各项交流。”在整个参访期间,两岸青年开展了友好而深入的交流。最终,参访团于4日顺利返台。

本文详细记录了马英九文教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带领30名台湾青年参加2025海峡两岸孔子文化春会并在山东多地参访的活动。从祭孔仪式中体现出两岸文化的紧密相连,到参访过程中的文化体验和对英烈的缅怀,再到两岸青年的友好交流,充分展现了两岸民间交流的重要性和积极意义,凸显了两岸文化同根同源、不可分割的特点。

原创文章,作者:modes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2523.html

(0)
modestymodesty
上一篇 2025年4月5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