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北京首趟中亚班列从房山区启程驶往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这一事件,介绍了班列搭载的货物、行驶路线,阐述了丰台海关为保障班列开行所采取的措施,以及此次班列开行对京津冀外向型经济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意义。
3月19日上午,阳光洒在北京房山区的铁路线上,一列满载着90个标准集装箱出口货物的国际货运班列,在一片忙碌而有序的氛围中,于北京海关所属丰台海关的严格监管下,缓缓启动,朝着中亚地区的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驶去。这历史性的一幕,标志着北京市首趟中亚班列正式开通,也意味着京津冀外向型经济发展又稳稳地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北京新陆港供应链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传蒙介绍道:“这趟班列所搭载的货物可丰富了,主要有北京生产的新风换气机、压缩机、发动机、节温器等,这些货物都来自于京津冀地区,货值高达1600多万元。”班列从北京房山区金隅琉璃河铁路专用线始发,它将一路向西,经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出境,预计经过10天左右的长途跋涉,就能抵达塔什干,全程5000余公里。
为了保障这趟中亚班列能够顺利开行,丰台海关可是做了不少工作。他们主动与相关方面对接,积极推广预约通关、提前申报等一系列便利化措施。通过开展“关长送政策上门”“海关政策进万家”行动,以及建立企业协调专员长效机制等方式,进一步提高了监管效能和服务水平。
丰台海关综合业务科科长周晓莹表示:“我们主动对接企业需求,为企业量身定制班列监管方案。通过召开座谈会、提供‘一对一’政策指导等方式,积极引导企业熟悉原产地规则、AEO企业认证等惠企政策,从而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让企业能够更好地开拓国际市场。”
丰台海关副关长胡宝勇也坚定地说道:“下一步,我们将持续以智慧海关建设、‘智关强国’行动为抓手,不断优化监管服务,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为中亚班列的稳定运行和京津冀地区外贸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在不久前闭幕的全国两会上,“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被郑重地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此次中亚班列的开行,正是北京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生动实践。它不仅进一步提升了北京的国际陆路运输能力,也为京津冀加强物流合作、更好地赋能企业“走出去”注入了强劲动力。
本文围绕北京首趟中亚班列的开行展开,介绍了班列的基本情况、海关的保障措施以及其对京津冀外向型经济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意义。丰台海关积极作为,为班列顺利开行和外贸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此次班列的开通是北京融入“一带一路”的积极实践,将推动京津冀地区外贸高质量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Edel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