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中车深化改革,“四项保障”打造国之重器,“四项保障”发力,中国中车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步伐

《人民日报》于3月18日推出特别报道,其中中国中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孙永才阐述了中车通过深化改革强化组织、机制、人才、管理“四项保障”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具体举措,以及中车未来的发展目标。

编者按

在3月18日,《人民日报》精心推出了特别报道——《十位国企负责人谈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此次报道意义非凡,邀请了相关领域的重要人士共同探讨,共话发展信心,一同展望发展前景。其中,刊发了中国中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孙永才的《强化“四项保障”打造国之重器》一文。在这篇文章里,孙永才详细地阐述了中国中车集团通过深化改革,强化组织、机制、人才、管理这“四项保障”,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具体措施。下面,我们将这篇文章转载如下。

揭秘中国中车深化改革,“四项保障”打造国之重器,“四项保障”发力,中国中车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步伐

中国中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孙永才——

强化“四项保障”打造国之重器

本报记者李心萍采访整理

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在科技创新的舞台上一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近年来,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积极响应时代号召,通过深化改革,强化组织、机制、人才、管理这“四项保障”,全力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强化组织保障

中国中车构建了基于总部、国家创新机构、技术平台公司、协同创新团队、子公司“五位一体”的高效创新机制。这种全方位、多层次的创新机制,为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的组织基础,能够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实现创新效能的最大化。

强化机制保障

中车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着力推进实施一系列激励措施。比如骨干科技人才工资总额单列、薪酬保护等,这些举措有效提升了骨干科技人才薪酬水平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实施科技人才激励三年行动,并将激励成效与企业领导班子、领导人员年度综合考评挂钩,确保科技人才激励机制能够切实落实到位,充分调动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强化人才保障

中车突出选拔培养在本专业领域具有国内外重大影响力的核心科技领军人才。为了搭建一流人才吸引集聚平台,中车成立了北京科创公司,着力打造“以北京为中心,以长春、大连、青岛、株洲 + 长沙为支撑”的“1 + 4 + X”中车特色人才高地。通过这样的布局,能够吸引更多优秀的科技人才汇聚到中车,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强化管理保障

中国中车集团始终重视研发投入,将研发投入强度始终保持在6%以上。在原创技术培育的29个项目中,全面推行“揭榜挂帅”“赛马”机制,促进创新要素顺畅流动。这种管理模式能够激发企业内部的创新活力,让更多有能力的团队和个人参与到创新项目中来。

在前进的道路上,中国中车集团有着明确的目标和坚定的决心。它将坚决当好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排头兵、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排头兵、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排头兵,为推动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和清洁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力量。

本文介绍了《人民日报》特别报道中中国中车集团通过强化组织、机制、人才、管理“四项保障”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举措,包括构建创新机制、实施人才激励、打造人才高地和推行创新管理模式等,彰显了中车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中的担当与决心。

原创文章,作者:Edel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658.html

(0)
EdelineEdeline
上一篇 2025年3月20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