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 05 后青年唐祖熙:为明代古建筑“登记造册”,从“三分钟热度”到成果斐然,05 后唐祖熙探秘潮州明代建筑

05 后青年唐祖熙对潮州古城现存明代建筑进行研究的故事。他利用寒暑假时间,通过多种方式探访并记录这些古建筑,其成果引起了广泛关注。文章还介绍了他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判断建筑年份的方法以及知识储备的更新迭代等内容。

当唐祖熙通过朋友圈将自己初步整理制作的“潮州古城现存明代建筑图表”公之于众时,他怎么也没想到会引发如此多的关注。文史学者、大学教授、媒体朋友纷纷联系上他,都希望能基于这份图表开展更深入的课题研究,或是进行相关的普及报道。

唐祖熙花费了一个寒暑假的时间,充分利用卫星图、互联网资料,还结合实地探访,对潮州古城内发现的 33 处明代建筑进行了全面的记录。他为这些珍贵的古建筑拍摄了共计 2002 张照片,并且正认真地为它们“登记造册”,将资料整理归档,以便为更多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潮州 05 后青年唐祖熙:为明代古建筑“登记造册”,从“三分钟热度”到成果斐然,05 后唐祖熙探秘潮州明代建筑

唐祖熙制作的“潮州古城现存明代建筑”信息表(部分明末清初难以确认年代的建筑未纳入名单)。受访者供图

实际上,古建筑领域仅仅是“05 后”青年唐祖熙众多爱好中的一个。在乡土地理、极端气象、地域历史沿革,甚至互联网游戏等领域,他都算得上是圈子内小有名气的“硬核玩家”。这位潮州青年身上,洋溢着新生代“互联网杂家”独有的蓬勃朝气。而他的探索历程,也向我们诠释了——即便看似“三分钟热度”,也能够熔铸出可圈可点的成果。

丈量与记录:以自己的方式读懂家乡

唐祖熙出生于 2005 年,现在是北京林业大学城乡规划专业的一名学生。作为第一代移动互联网原住民,他的优势特征在很多方面都有所体现。他能够熟练使用地图、卫星软件,积极活跃地参与网络社群交流,还能迅速发布自己的研究发现并获取评论反馈。这些特质,让他走出了一条有别于传统意义上文化研究者的新路径。

打开唐祖熙手机上的导航软件,你会看到代表着“已收藏”的金色小星星将整个潮州古城覆盖得密密麻麻。对于已经探访过的古迹,他习惯在地图软件上打上定位收藏,这样做是为了方便后续的整理和研究。

潮州 05 后青年唐祖熙:为明代古建筑“登记造册”,从“三分钟热度”到成果斐然,05 后唐祖熙探秘潮州明代建筑

唐祖熙(右)与友人苏润一起探访拍摄潮州古建筑。李夏恩 摄

实地探访的过程可并非一帆风顺。唐祖熙回忆说:“古城内很多居民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家,突然到访的陌生人对他们来说常常是一种打扰。”谈及“探宅”的经历,他甚至用了“心惊胆战”这样的形容词。

敲开一扇门,背后可能是和蔼温和、愿意分享古宅历史故事的长者,也可能是手持扫帚、满眼警惕的老人家。对于所有热衷于进行田野调查的研究者来说,这都是必须要面对的压力和状况。唐祖熙打趣道:“从暑假走访到寒假,我觉得我这个‘i 人’都变‘e 人’了。”

尽管困难重重,从一开始走访一天就能确定两三座明代建筑的信息,到后来就算进行地毯式搜索,走了两三天都可能一无所获,但唐祖熙从未想过放弃或者敷衍了事。

“卫星图、航拍图上的都找过了,剩下的就只能靠在古城里面对着地图,一栋栋老房子去看它们的大门制式。如果看起来像是明代建筑风格,就上去敲门询问能否入内拍摄研究。”唐祖熙就是这样,逐次敲定了潮州古城内 33 处明代建筑的详细信息。他为每座建筑的梁、柱、架、檐等建筑细节拍摄了大量照片,并进行分档记录,最终形成了一份珍贵的“潮州古城现存明代建筑图录资料”。

潮州 05 后青年唐祖熙:为明代古建筑“登记造册”,从“三分钟热度”到成果斐然,05 后唐祖熙探秘潮州明代建筑

唐祖熙通过社交平台分享成果。

唐祖熙说:“我们有一个以潮式传统建筑为主题的爱好者群,里面最小的成员应该还在读初中,群成员平均年龄大概只有二十几岁。”对于古建筑的新发现有什么困惑,大家往往都会发到群里进行分享讨论。在集思广益之下,很多问题都能得到专业的解答。

那么,唐祖熙发现的 30 多处“潮州古城内现存明代建筑”,是如何判断确认其建筑年份的呢?

针对这个问题,唐祖熙表示,首先通过查阅建筑相关的历史资料,考据第一代屋主的身份背景,可以初步确定其建造年份。然后再进一步结合现有居民的讲述,并观察建筑风格细节的呈现,从而进一步佐证敲定建筑的年份。

潮州 05 后青年唐祖熙:为明代古建筑“登记造册”,从“三分钟热度”到成果斐然,05 后唐祖熙探秘潮州明代建筑

唐祖熙高中时主编的《潮汕老厝初级指南》刊物。

唐祖熙感慨道:“现在回头看当时做的东西,会发现有很多疏漏错误的地方。”在与更多文化学者、同龄爱好者进行交流,并进行大量实地探访的过程中,他不断更新迭代自己的知识储备,也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严谨考据的重要性。

《潮州古城现存明代建筑》的图表初步公布后,潮州文史学者老师、韩山师范学院的教授和文化自媒体前辈都找到唐祖熙进行交流,希望能将相关成果进一步深化研究,或是进行广泛的传播普及。

本文介绍了 05 后青年唐祖熙对潮州古城明代建筑的研究。他利用多种方式探访记录,虽遇困难但未放弃,形成珍贵资料。其研究成果获广泛关注,同时他在交流和实践中不断提升知识储备、认识到严谨考据的重要性,展现了新生代对传统文化研究的热情与探索精神。

原创文章,作者:Dermo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2010.html

(0)
DermotDermot
上一篇 2025年3月20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