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冶武汉冶金建筑研究院有限公司申请“一种自蔓延反应烧结镁铝尖晶石捣打料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的相关情况,包括专利的公开信息、摘要内容,还介绍了该公司的基本情况。
据金融界 2025 年 3 月 20 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披露了一则重要信息。中冶武汉冶金建筑研究院有限公司申请了一项名为“一种自蔓延反应烧结镁铝尖晶石捣打料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其公开号为 CN 119638453 A,申请日期为 2024 年 12 月。
从专利摘要可知,该发明归属于耐火材料技术领域,它公开了一种自蔓延反应烧结镁铝尖晶石捣打料及其制备方法。这种捣打料的原料组成有着精确的质量份数要求。其中,粒径 3~6mm 的尖晶石需要 30~40 份,粒径 1~3mm 的尖晶石为 5~15 份,粒径<1mm 的镁砂是 8~15 份,粒径<1mm 的碳化硅占 3~5 份,氮化硅粉 3~5 份,金属硅粉 2~5 份,活性氧化铝粉 8~12 份,过氧化镁粉 15~30 份,金属铝粉 5~10 份。值得注意的是,以上这些原料的质量份数之和恰好为 100 份,并且还要外加 1~2 份的液体结合剂。
该捣打料有着独特的工作原理。它以过氧化镁作为氧源,能够促使金属铝发生铝热反应,进而推动材料的烧结过程。同时,以碳化硅和氮化硅作为导热剂,可以将反应释放出的热量迅速传递出去。而氧化铝粉则充当稀释剂的角色,避免反应过于激烈而产生热应力,防止材料崩坏。正是通过这样巧妙的设计,捣打料能够顺利地通过自蔓延反应烧结,不仅烧结耗能少,而且烧结制品的性能十分优异。
我们再来看一下中冶武汉冶金建筑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基本情况。根据天眼查资料显示,该公司成立于 2001 年,坐落在武汉市,是一家专注于研究和试验发展的企业。公司注册资本为 10000 万人民币,并且实缴资本同样为 10000 万人民币。通过天眼查的大数据分析,该公司共对外投资了 3 家企业,积极参与招投标项目多达 632 次。在财产线索方面,有商标信息 17 条,专利信息 244 条,此外企业还拥有 10 个行政许可。
本文介绍了中冶武汉冶金建筑研究院有限公司申请的“一种自蔓延反应烧结镁铝尖晶石捣打料及其制备方法”专利,涵盖了专利的公开信息、原料组成、工作原理等内容,还介绍了公司的基本情况,展现了该公司在科研方面的积极投入和成果。
原创文章,作者:Edel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2066.html